首页 理论教育 铝饭盒:中国30年代工人午餐的见证

铝饭盒:中国30年代工人午餐的见证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带着午饭上班是新中国前30年的传统,那时国家百废待兴,全民族每一个人都与国家共同承担苦难与光荣,小小的铝饭盒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特别是单位的医务室,注射器是玻璃的,针头是金属的,都是反复使用,医务人员就用铝饭盒蒸煮针头等,算是消毒处理。铝饭盒最终被一次性纸饭盒取替了,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铝饭盒:中国30年代工人午餐的见证

过去那个时代带饭上班是常态,使用的铝饭盒,形制大同小异,长方形,盖浅盒深能满足一般人的饭量。虽然磕了碰了之后会出现凹陷,但并不影响使用。这饭盒还极容易出现黑色污迹,不过清洗之后仍然崭新。

带着午饭上班是新中国前30年的传统,那时国家百废待兴,全民族每一个人都与国家共同承担苦难与光荣,小小的铝饭盒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长方形的铝饭盒至少陪伴了两代农垦职工的成长,我们这个年纪以及父辈们,没有人不知道铝饭盒。

过去,乡下人很羡慕城里人,在机关或集体单位工作,定时定点的上下班。中午很多人不能回家吃饭,单位就准备一个大蒸屉,一般都是在锅炉一旁。职工们在上午工间操后,纷纷拿来饭盒,放进大米,掺上清水,放入蒸屉,中午时就能吃上胀满的蓬松米饭。待蒸笼一掀,热气腾腾,各人都忙着找到自己的一份。奇怪的是,虽然饭盒样式雷同,却绝少认错。

当年柏各庄农场流行这样的口号:“早起三点半,中午带着饭,晚上看不见。”意思是说在春季插秧大忙季节和秋收时的割稻、打场等重要农事活动时,要抢抓农时,大干快上,进行大会战,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节气要求。职工们每天下地劳动工作量很大,体力消耗严重,早晨从家里带去满满一饭盒米饭,会压得很实。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没有什么佐餐的菜肴,普通人家就是带几块咸菜。(www.xing528.com)

饭盒的妙用很多,除了蒸饭,还经常用来消毒。特别是单位的医务室,注射器是玻璃的,针头是金属的,都是反复使用,医务人员就用铝饭盒蒸煮针头等,算是消毒处理。

铝饭盒最终被一次性纸饭盒取替了,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知道了铝饭盒遇到过酸过碱或含盐过高的物质时,铝会溶解产生一种有毒物质——铝盐,铝盐在人体内很长时间不会被代谢出去,十分容易被积累,久之会加速小脑萎缩,是导致老年痴呆的诱因,所以被取代也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