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装的历史与演变的介绍

中山装的历史与演变的介绍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文献记载,当年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越南河内开设隆生洋服店。孙中山设计中山装时,曾请他一同规划和负责缝制,顺利制成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山装和民国时期的样式已经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是取消了后背中缝和上衣褶裥,其实就是简化了。

中山装的历史与演变的介绍

中山装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字命名的一种男式服装,是孙中山在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日式学生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而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盖的四贴袋服装,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时装之一。

文献记载,当年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越南河内开设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孙中山到河内筹组兴中会时,偶入其店购物,遂与之攀谈。黄隆生获悉面前顾客即为革命党领袖孙中山时,大为倾倒,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并于1923年跟随他在大元帅府任事。孙中山设计中山装时,曾请他一同规划和负责缝制,顺利制成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更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装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对襟,翻领,五明扣,四兜,上为明兜,下为吊兜,均有兜盖,衣袖下端各缀3个小纽扣。其样式设计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前襟4个口袋,寓意国家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5个纽扣,象征民国政府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3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山装造型均衡对称,外观美观大方,穿着稳重高雅,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以其特有的沉着老练、稳健大方风格吸引着国人和海外华人,尤得知识分子青睐。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米黄色等,一般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偏爱深色。

在中国,很多著名的政治人物,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经常穿中山装,西方人称改良后的中山装为“毛装”或“毛式制服”,日本人称呼为“人民服”,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山装和民国时期的样式已经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是取消了后背中缝和上衣褶裥,其实就是简化了。“文革”时期,无论城市乡村,无论干部工人,或老人青年,都喜欢穿中山装,颜色主要是蓝、黑灰几色,民间裁缝的制作也很简陋,多用棉布涤卡为面料。(www.xing528.com)

笔者8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曾经做过几套中山装,穿在身上、站在讲台上授课,甚觉得体大方,最感惬意的是口袋多,不仅可放笔、笔记本、不太厚的小书,还可以装香烟打火机等,略感不适的是颈部,在扣上风纪扣后有些不太自在。

图片拍摄于老家玉官庄,是父亲的旧中山装,蓝色,呢料,20世纪70年代末购置于天津百货大楼。父亲说当年花了30元钱,应该算是十分高档的服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