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介绍

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介绍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二)农业说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古籍中记载了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

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介绍

一、中秋节之起源

(一)拜月说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夜都要迎寒和祭月,举行隆重的仪式:选择空旷的地方,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设上香案,案上摆满祭奉贡品,然后对月亮行跪拜礼。整个仪式由主祭带领,有固定程式,全体成员虔诚恭谨。那时仪式虽然没有封建社会成熟时期的繁文缛节,但也庄严肃穆,后来的月坛、中秋拜月等皆滥觞于此。那时的活动是拜神,还没有形成世俗意义的民间节日。

我国上古时期就有拜月的习俗。我国古代先民有极其强烈的自然神崇拜情节,拜月神就是典型的崇拜天神活动。《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秋暮夕月。”秋即为仲秋时节,暮即为夜晚,夕月就是祭拜月神的活动了。

祭月活动是在月出升起之时开始的,中国传统的祭月,除了皇家祭月的国礼形式,一般是在家族中进行的。我国封建社会的家族很庞大,成员众多,祭月活动相当隆重。在参加祭月活动的众人中要有一名主祭、一名赞礼、若干执事。经常是由家族中年长的女性长辈来担任主祭;按照传统,“男子不拜月”,所以男子一般只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中秋祭月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并不是关键,中秋当夜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只要向着月亮方位摆上祭桌进行祭祀便好;如果是月明星繁的夜晚,凡是月光可以照到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祭祀。《论语》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是说祭祀祖先时就如同祖先真的在自己面前一样,祭祀神灵也好像神灵真的在自己面前一般。所以,祭月活动的关键是虔诚。祭祀之后便开始分享摆放在祭案上供月神享用的美食,之后,宴饮正式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赏月,一边吟诗作对。

中秋节晚上,当月亮升起来之后,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桌上还摆满月饼水果等作为祭礼,当空祷拜。少数民族拜月,则有本民族的传说。云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被视为英雄。岩尖死后变成了月亮,继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当中秋节那天,他们就设案拜月,把糯米圆饼放在供桌的四个桌角上,每个饼上插一炷香。等月亮升起就点燃香,全家一起“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表达对英雄岩尖的敬意。祭拜活动一般只是妇女和小孩参与,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语。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祭月、拜月习俗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只是有些少数民族的部族中,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习俗。不过,随着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有些地方也会搞一些吸引旅游的祭月、拜月活动。

(二)农业

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古籍中记载了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季节对农业有很大影响。因此古人往往敬拜土地神以求风调雨顺、年年好景。播种时拜土地神来祈求丰收,这是春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同时也为了答谢土地神的保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围绕着秋报的一系列活动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中秋节风俗。

二、中秋节之传说

(一)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此后,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www.xing528.com)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二)中秋传说之二——吴刚伐桂

传说很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瘟疫,人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得卧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桂榜山上每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到月宫摘桂花。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岩。吴刚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开心呀,他就拼命地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官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被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毕竟是犯了天规,如果不惩罚他就不能树立玉帝的威信。玉帝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地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桂榜山上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三)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得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小故事,这是历史上的一个“生题死对”。相传,金圣叹金山寺闲游,寺庙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没有对上来,因此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对子,对出了下联:“中秋八月中。”于是在生死关头,他了却了终生的遗憾。

三、中秋节之发展

汉代也有中秋节,但时间并不是现在的农历八月十五,而是在立秋之日。在这一天皇帝会带领皇亲贵族出郊打猎,所捕获的猎物用做宗庙祭祀之物。这似乎是皇家的纪念活动,也不是民间的节日。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说的是东晋时,在隶属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可见这时中秋已具雏形。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这一天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普天同庆。宋代的中秋节,上至豪绅富贾,下至平民百姓,都把中秋节作为一个隆重的节日看待,就连最穷苦的市民也要“解衣市酒,勉强迎欢”。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南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一书中第一次对中秋节做出清晰的记载,他在书中写道:“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详细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城里赏月逛夜市的盛况。自此以来,类似记载屡见不鲜,可见中秋节是在宋代逐渐演变成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日为“团圆节”,或者简称为“八月节”。在通俗质朴的民间情感交流中,过“八月节”,就是祈盼团圆和美满。与此相应,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生离合,寓意际遇悲欢。诗人凭诗咏月,画家以画抒情,民间百姓,则采取喜庆祥和的活动来寄托他们祈盼团圆的心愿,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纪念形式,并在绵延相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各民族、各地域形式不尽相同,却一脉相承的多姿多彩的中秋节纪念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如今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不仅仅是作为节庆或假日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成为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和凝聚。中秋节是从上古时期发展而来的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文化。“文化新旧能相宜,民俗古今一脉传”,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