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信贷市场的作用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信贷市场的作用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增加的基础货币几乎全部转为存款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说明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并不能有效刺激存款机构信贷规模扩张,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通过扩张信贷来促进经济复苏的路径基本无效。总体而言,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促进存款机构信贷扩张,这可能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信贷渠道不通畅,而使基础货币的投放几乎全部转化为存款机构超额准备金。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信贷市场的作用

美联储采取了多种非传统的机制以应对金融危机。2007年12月,首次推出了定期拍卖便利。如图4-21所示,从次贷危机到2008年8月,美联储的基础货币投放总量一直处于8 500亿美元的稳定水平,仅仅是资产负债表结构发生了变化;M1货币乘数保持在1.6左右;而超额准备金则在此阶段基本保持平稳上升;M2同比则由2007年8月的6.8%回落至2008年8月5.7%的低点。此后,美联储基础货币总量一路飙升,2014年2月上升至3.83万亿美元,增加了2.98万亿美元。而M1货币乘数在2009年“破1”之后,始终维持在1以下,并于2010年2月跌破0.8,此后稍作上升后继续下降,在2011年第二、三季度保持在0.75左右(QE2与OT期间),最后在2014年1月份达到最低点0.7。与此同时,M2由2007年8月的7.3万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8月的9.4万亿美元,此后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并在2014年2月上升至11.11万亿美元。由此表明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元气大伤,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能力大不如以前。M2的急剧扩张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广义货币得到有效扩张,但扩张的主要来源是基础货币的扩张,M1货币乘数的下降表明基础货币的扩张并没有使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存款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从2008年8月的19亿美元迅速飙升至2014年2月的2.52万亿美元,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额度相当。

图4-17 每小时产出变化

资料来源:美联储银行2014年2月11日货币政策报告。
注:数据来源于非农商业部门。

图4-18 企业固定投资变化

图4-19 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变化

资料来源:美联储银行2014年2月11日货币政策报告。
注:世界大型联合会1985=100,密歇根大学1966=100。(www.xing528.com)

图4-20 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

如图4-22所示,信贷余额并不随M2的快速增长而同步增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信贷余额基本持平。由此可见,增加的基础货币几乎全部转为存款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说明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并不能有效刺激存款机构信贷规模扩张,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通过扩张信贷来促进经济复苏的路径基本无效。总体而言,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促进存款机构信贷扩张,这可能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信贷渠道不通畅,而使基础货币的投放几乎全部转化为存款机构超额准备金。当然,不可否认美国经过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后,其国内信贷渠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

图4-2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货币供给变化

数据来源:美联储官方网站。
注:数据为月度数据,起始于2007年8月,截止于2014年2月;左轴表示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和M2投放额,右轴表示M1货币乘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