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石器时代巴渝先民的足迹揭秘

新石器时代巴渝先民的足迹揭秘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应着特殊的地理环境,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两个独立的发展体系。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有自身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也不断地与邻近的文化发生交流、融合。因此,峡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的作用也因此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从新石器时代末期起,分布于峡江西部地区的玉溪坪文化向东扩张,魏家梁子下层即属于此类遗存。

新石器时代巴渝先民的足迹揭秘

重庆地区的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应着特殊的地理环境,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两个独立的发展体系。

瞿塘峡以东的巫山地区,其新石器时代一度与鄂西地区一致,后者的文化发展序列是:城背溪文化—柳林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白庙遗存。

而在巫山以东的重庆大部分地区,随着近年来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文化变化的先后更迭也渐趋明朗,其文化发展序列是玉溪下层遗存—玉溪上层遗存—玉溪坪文化—哨棚嘴文化。

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有自身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也不断地与邻近的文化发生交流、融合。因此,峡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的作用也因此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只是,前两者与其后的诸文化遗存有无传承关系尚存争议。

另:(www.xing528.com)

大巫山作为三峡东、西部新石器文化分界与交汇地带,大巫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具有年代早、文化错综复杂的特点。

长江南岸的清江流域,发现了距今约10000 年的桅杆坪遗存。距今约6800~7800 年,大巫山地区分布有城背溪文化和楠木园遗存,在大昌东坝遗址,也曾调查到这一阶段的文化遗物。楠木园遗存明显可见有陕南李家村文化的影响。

距今5300~6800 年,大巫山地区分布有著名的大溪文化。大溪遗址是迄今所见大溪文化分布最西的遗址。大溪文化彩陶具有部分中原仰韶文化的因素。

从新石器时代末期起,分布于峡江西部地区的玉溪坪文化向东扩张,魏家梁子下层即属于此类遗存。此后,中坝文化(或称老关庙文化)占据西陵峡以西的部分地区,而以东的大巫山地区,一度为白庙遗存所分布。中坝文化和白庙遗存互相渗透,三峡地区东西部文化交流日益繁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