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时间尺度台风预报研究成果

短时间尺度台风预报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台风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天,因此揭示在天气尺度上,海洋对台风的调控作用和响应机制,阐明上层海洋环境与环流系统在台风过境时的响应机制,探讨海洋中尺度过程对台风强度的影响,研究海气耦合台风预报模式是有关国际计划和国家计划中的前沿研究领域[36]。

短时间尺度台风预报研究成果

台风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天,因此揭示在天气尺度上,海洋对台风的调控作用和响应机制,阐明上层海洋环境与环流系统在台风过境时的响应机制,探讨海洋中尺度过程对台风强度的影响,研究海气耦合台风预报模式是有关国际计划和国家计划中的前沿研究领域[36]

在2008年召开的“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机遇与挑战”香山科学会议上,胡敦欣院士指出,海洋表面热通量异常是热带短期气候变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这些通量异常不仅直接影响海表面的温盐分布,而且能改变次表层动力结构[37];研究热带气候系统特别是西太平洋暖池区的热力耦合过程,改进表面通量异常的观测和模拟,是进一步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2013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理研究”中的目标为:揭示天气和气候尺度上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调制机理,发展和完善海气耦合台风预报模式以及相应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38-40]

由此可见,在天气和气候尺度需要对台风重点开展研究,然而由于在天气尺度上缺乏台风过境时的现场海洋观测资料,因而无法深入了解和模拟海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过程,难以获得台风预报所需要的可靠的海洋初始场。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新一代的海洋观测手段(如卫星遥感、Argo浮标等)技术,获取相对准确的海洋环境各类物理量的变化过程,从而提高对台风强度的预报能力。与之相关的国家973项目,具体如下:

(1)973项目“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www.xing528.com)

(2)973项目“登陆台风精细结构的观测、预报与影响评估”;

(3)973项目“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及调制机理研究”;

(4)973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

以上各类研究,涉及台风过境区域内的海气相互作用(即海气界面上的能量,动量和物质交换)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揭示出上层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主要表现为气旋过后,海表温度降低、混合层深度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期望发展耦合台风数值模式和集成的台风预报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