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聚落边界尺度界定研究成果

乡村聚落边界尺度界定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借鉴“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这一著名的论题,同样可以讨论一个乡村聚落的边界线到底有多长;这也将涉及测量尺度的问题。为了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考量,本书设定了三种不同的虚边界尺度,分别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来考察一个聚落的边界形态。7 m,是日本人所言之“相互认识域”内的“近接相”范围与“远方向”范围的分界点[11]。至此,本书将100 m、30 m以及7 m三个虚边界尺度层级下的聚落边界分别定义为大边界、中边界与小边界。

乡村聚落边界尺度界定研究成果

借鉴“英国海岸线有多长”这一著名的论题,同样可以讨论一个乡村聚落的边界线到底有多长;这也将涉及测量尺度的问题。前文已经论述过,一个聚落,由于其建筑单体在相互之间是相离的,因而其边界是由建筑单体的实边界与建筑单体之间的虚边界两者共同构成。以建筑单体为依据的实边界一般是清晰的几何体,相对比较明确,问题便是这建筑单体之间虚边界的尺度如何确定——也就是该虚边界线可以允许跨越多大的空间距离,进而在各个建筑单体之间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聚落边界线?很显然,这个虚边界尺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聚落边界图形的大小和形态特征:虚边界尺度越大,聚落边界所围合的面积越大,周长越小,该边界图形也越光滑;反之,虚边界尺度越小,聚落边界所围合的面积越小,周长越大,该边界图形也越凹凸不平。

为了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考量,本书设定了三种不同的虚边界尺度,分别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来考察一个聚落的边界形态。参考了扬·盖尔所引T.霍尔(Edward T. Hall)的《隐匿的尺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中的相关数据以及王昀所引佐藤方彦监修的《人间工学基准数值数式便览》中日本人所表现出的个人之间距离关系的相关数据以后,综合了乡村聚落的具体情况,本书设定了100 m、30 m以及7 m三个尺度层级来作为虚边界可以跨越的最大距离。100 m,是社会性视域的最高限,能够分辨出具体的个人,但是看不清他们是谁或者他们在干什么。30 m,人的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都能看得见,不常见面的人也能看得出;而这也是日本人所言之“识别域”内的“近接相”的范围(20~35 m)。7 m,是日本人所言之“相互认识域”内的“近接相”范围(3~7 m)与“远方向”范围(7~20 m)的分界点[11]。同时,由于乡村聚落中的建筑单体,多以两层为主,单体的坡顶平均高度在7 m左右,因而水平与高度方向上形成7 m×7 m的空间围合,以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来说,是一个具有较好围合感的空间尺度。而30 m,即接近1∶4的高宽比,是一个相对较弱的空间围合尺度。至此,本书将100 m、30 m以及7 m三个虚边界尺度层级下的聚落边界分别定义为大边界、中边界与小边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