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指数研究成果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指数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聚落三项主体指数的数值区间并不统一。在22个乡村聚落样本中,表征聚落建筑秩序关系的四项紊乱指数的数值由于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均处于0~1区间内;而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则位于1.128 4~2.728 0之间,公共空间分维位于1.307 3~1.563 9之间。图5.30东山村、上葛村、南石桥村的雷达图比较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指数研究成果

乡村聚落三项主体指数的数值区间并不统一。在22个乡村聚落样本中,表征聚落建筑秩序关系的四项紊乱指数的数值由于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均处于0~1区间内;而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则位于1.128 4~2.728 0之间,公共空间分维位于1.307 3~1.563 9之间。同样采用类似求取聚落建筑秩序关系紊乱指数的方法将加权平均形状指数与公共空间分维数也转换到0~1数值区间,即:

上式中:x为某一个聚落的加权平均形状指数或公共空间分维数;μ与σ分别为该数组的均值与标准差。转换后的数据分别作为聚落边界形状复杂度、聚落空间组织结构度的表征;聚落建筑秩序的三个分项紊乱指数也即表征它们各自紊乱度的数据汇总(表5.2)。表中五组数据均是通过正态分布转化计算而来,均值μ均为0.5,标准差σ均为0.166 7,μ-σ=0.333 3,μ+σ=0.666 7。因而可以统一将分布的在0~0.333 3、0.333 3~0.666 7、0.666 7~1区间内、分别占16%、68%、16%份额的数据定义为低、中、高三个区间。据此绘制每一个聚落平面形态特征的量化雷达图(图5.8 ~图5.29)。通过雷达图中0.33与0.66的刻度线,可以直观地分辨该聚落某一项形态特征所处的等级区间。

表5.2 无量纲化处理的五组数据汇总

续表5.2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8 青坞村雷达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9 统里寺村雷达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0 郎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1 下庄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2 石家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3 石英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4 统里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5 施家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6 大里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7 杜甫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www.xing528.com)

图5.18 潜渔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9 东川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0 高家堂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1 东山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2 上葛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3 凌家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4 新川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5 吴址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6 南石桥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7 西冲村雷达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8 上街村雷达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29 滩龙桥村雷达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这些雷达图的相互叠加,可以对各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特征进行直观的程度比较。在如图5.30所示的三个乡村聚落中,东山村的边界形状复杂度最高、并处于高复杂度区间;上葛村的建筑面积紊乱度以及空间组织结构度最高、并分别处于高紊乱度与强结构度区间;而南石桥村的建筑距离紊乱度最高、并处于高紊乱度区间,而空间组织结构度、边界形状复杂度以及建筑角度紊乱度均为最低,其中空间组织结构度处于低结构度区间。

图5.30 东山村、上葛村、南石桥村的雷达图比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