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成果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大学以段进、龚恺、董卫、张十庆等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学术团队对徽州民居与聚落做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学位论文:《明清徽州祠堂建筑》,《明清徽州传统村落初探》,《宗法制度对徽州传统村落结构及形态的影响》,《皖南村落环境结构研究》。此外还有《中国窑洞》,《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等著作,新近有雷振东对关中乡村聚落的转型研究[104]。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成果

(1) 东南大学以段进、龚恺、董卫、张十庆等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学术团队对徽州民居与聚落做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学位论文:《明清徽州祠堂建筑》(丁宏伟硕士学位论文1984),《明清徽州传统村落初探》(张十庆硕士学位论文1986),《宗法制度对徽州传统村落结构及形态的影响》(董卫硕士学位论文1986),《皖南村落环境结构研究》(韩冬青硕士学位论文1991年)。

20世纪90年代始东南大学建筑系与歙县文物局、黟县文物局等单位合作,在王国梁、郭湖生、潘谷西、龚恺等教授的主持下,对徽州古村落进行了测绘,进而编著了《徽州古建筑丛书》系列:《棠樾》(1993)、《瞻淇》(1996)、《渔梁》(1998)、《豸峰》(1999)、《晓起》(2001)。

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建筑系通过指导学位论文的方式,对传统聚落的发展、演变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2]。段进教授的学术团队在一批学位论文的研究基础上出版了《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2002),借助拓扑、群等数学理论,对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形态、空间结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析;《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2006)、《空间研究4: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空间解析》(2009),较之《徽州古建筑丛书》有了更为深入而细致的解析。董卫教授运用GIS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进行了探讨[83],而“空间句法”等新兴的科学化手段也开始运用到传统聚落的研究中去[84]。

(2) 清华大学以单德启、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单德启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徽州建筑与传统村落的研究[85],出版了《中国传统民居图说》(徽州篇1998、桂北篇1998、越都篇1999、五邑篇2000)等著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中国民居与中、日民居比较研究”、“传统民居集落改造模式研究”、“城市化和农业化背景下传统村镇和街区的结构更新”等课题,长期致力于乡土建筑和乡土建筑在由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如何转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陈志华教授结合宗族制度等历史文化、社会民俗资料,以及这些因素与聚落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乡土建筑研究”的理论框架,界定了聚落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认为对传统民居与聚落的研究就是对一个完整的建筑文化圈的研究,拓展到聚落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而使得研究更综合、整体与系统[86]。从1989年起,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以及后来加入的罗德胤等学者带领建筑系师生开始了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二十年来对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陕西、山西、湖南、河北、四川等地的传统古村落做了大量的调研与测绘,进而出版了多种系列的著作。其中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了四册[87],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华遗产·乡土建筑”系列十四册[88],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村落”系列九册[89],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乡土建筑丛书”两册[90],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乡土记忆丛书”六册[91],三联书店出版了“乡土中国系列”中的两册[92]和“乡土瑰宝系列”九册[93],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之“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94],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民居五书”[95],还有其他非系列的单行本十三册[96]。这些著作文字凝练、平实,配有精美的绘图与照片,在专业领域令人瞩目的同时,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3) 天津大学以张玉坤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张玉坤教授提出聚落的内部组织是“附着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整体结构之上的实体单位,具有生物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种属性。……外部的社会环境对聚落和住宅的影响表现了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社会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97]。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北方堡寨聚落研究及其保护利用策划”“明长城军事聚落与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为依托,通过指导学位论文的方式,对北方堡寨聚落与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与保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98]。

(4) 同济大学以阮仪三、刘滨谊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对我国广大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从保护的角度进行了长期而富有意义的研究;积极探索和研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的理论框架,并积极呼吁保护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主要著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2000)。刘滨谊教授基于景观旅游的学术角度,提出乡土景观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99]。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周若祁、刘加平、王竹[100]等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www.xing528.com)

该学术团队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对黄土高原的乡村聚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刘加平教授[101]、王竹教授[102]对黄土窑洞在生态方面的再生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进而探讨了地域基因的概念。刘克成教授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乡村人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性模式研究”对村落形态结构演变发展,即聚落的同化现象以及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用形态动力学原理分析聚落结构的研究方法[103]。此外还有《中国窑洞》(侯继尧、王军,1999),《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周若祁、张光,1999)等著作,新近有雷振东对关中乡村聚落的转型研究[104]。

(6) 华南理工大学以陆元鼎、吴庆洲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该学术团队研究岭南乡土建筑、聚落的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地理圈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在互相传播和渗透的背景下的演变。同时将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借用到乡土建筑与聚落的研究中,研究视域扩大到族群发展演变、社会组织结构、家族关系、社会生产、宗教意识之间相互关系之中[105]。主要著有《广东民居》(陆元鼎、魏彦钧,1990),《客家民系与客家聚居建筑》(潘安,1998),《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余英,2001),《中国民居建筑》(陆元鼎,200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与居住模式研究”中,一方面研究了客家建筑的源流和历史分期;另一方面则论述客家建筑形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其研究成果更涉及客家建筑文化的“类”、“型”、“期”的分析[106]。提出宗法礼制观念、家族观念、民俗观念是决定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制的三大要素,以宗法礼制观念为骨架,以家族观念为内容,以民俗观念为特色的文化正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特征[107]。

(7) 昆明理工大学以蒋高宸、朱良文、杨大禹、王冬、石克辉等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该学术团队对云南的民居与聚落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以丽江古城、大理建水古城、腾冲、会泽等地区的乡土建筑与聚落为研究个案,逐步形成了云南民族住屋的研究体系,主要著有《云南民族住屋文化》(蒋高宸,1997)、《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杨大禹,1997)、《建水古城的历史记忆:起源·功能·象征》(蒋高宸,2001)、《云南乡土建筑文化》(石克辉、胡雪松,2003)、《乡土中国·和顺》(蒋高宸、李玉祥,2010)等著作。

(8) 衡阳师范学院以刘沛林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该学术团队主要研究了村落景观与规划[108],主要著有《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1997年)、《中国古村落之旅》(2007)等相关著作。近年来致力于GIS手段下的聚落景观基因的研究工作[109],通过挖掘不同区域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及其图谱,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分为黑吉辽林海雪原聚落,京津冀华北平原聚落,山东、苏北、徽北丘陵海滨聚落,晋陕豫中原黄土聚落,西北丝路聚落,青藏高原典型佛教文化聚落,江浙水乡聚落,皖赣徽商聚落,闽粤赣边客家聚落,浙南闽台沿海丘陵聚落,岭南广府聚落,湘鄂赣平原山地聚落,云贵高原及桂西北多民族聚落,四川盆地及周边巴蜀聚落等14个景观区[110]。

(9) 合肥工业大学以朱永春、潘国泰、吴永发等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

该学术团队依托地理优势,对徽州传统民居进行了广泛调查与研究[111],主要著有《徽州文化全书·徽州建筑》(朱永春,2005)与《安徽古建筑》(潘国泰、朱永春、赵速梅,1999)。

(10) 此外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112]、北京大学王昀和俞孔坚[113]、重庆建筑大学谢吾同[114]、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李凯生[115]等教授学者对乡村聚落均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与涉足,相关的设计院、研究所、政府的规划与管理部门也有一些研究成果[116],此处不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