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队内功:老子教我创业,攘臂无敌,斗志维持

团队内功:老子教我创业,攘臂无敌,斗志维持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两军对垒,异常冷静,没有仇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按照部署执行任务,这叫“扔无敌”。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战术、我方队员的组成和状态随时进行调整。靠的就是平时训练的几套战术,再结合场上局势进行灵活应对。好的队伍,是善于保持斗志的。所以,轻敌就是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就是浪费民力国力,就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这就是孙子最后总结的“胜可知,不可为”。

团队内功:老子教我创业,攘臂无敌,斗志维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第六十九章

这一章直接读容易让人费解,不如我们看看孙子是怎么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这一段,就是对老子用兵之法最好的注释。

“不敢为主而为客”,就是“先为不可胜”。不敢贸然主动发起进攻,而是把自己的防守做好,让自己无懈可击,然后像客人一样,静观其变。不敢进寸而退尺,就是“以待敌之可胜”。把自己的防守做好之后,要静待时机,引诱敌人露出破绽。一旦敌人露出破绽,我便攻其要害,一招制敌。

为什么不可胜在己?因为排兵布阵是自己说了算,振奋士气是自己说了算,调整心态是自己说了算,训练士兵也是自己说了算。只要战场外的功夫下足,上了战场就可以把防守做得滴水不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怎么才算功夫下足?士兵行军布阵已经被训练成肌肉记忆,不用指挥就可以自动自觉地列阵,这叫“行无行”。战斗意志顽强,不用袒露右臂,不用举臂高呼,就斗志昂扬,这叫“攘无臂”。两军对垒,异常冷静,没有仇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按照部署执行任务,这叫“扔无敌”。日常严格训练,刀马娴熟,拿着兵器却像没有拿,因为兵器已经与人融为一体,可以随心所欲,这叫“执无兵”。

老子的生平实在隐藏得太好,以至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他做过什么。但从这段用兵之法来看,我们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带过兵的人想象出来的,因为他说得实在太具体了。

我虽然也没带过兵,但带过篮球队。篮球队虽然比军队简单得多,但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用兵之法。篮球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所以绝对不会有一个所谓的“完美阵型”。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战术、我方队员的组成和状态随时进行调整。这么频繁的调动,难道靠教练或者队长一个一个地指挥吗?根本不可能。靠的就是平时训练的几套战术,再结合场上局势进行灵活应对。一会儿联防,一会儿人盯人,一会儿又全场紧逼,目的就是不让对手摸透我们的防守,这样他们就没有特别好的进攻机会。在战场上阵型就是战术,不可能一个阵型从头打到尾,靠的也是平时训练的那几套阵型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所以就叫“行无行”。(www.xing528.com)

好的队伍,是善于保持斗志的。比赛之前不用教练花太多时间鼓舞士气,每个人都很兴奋,大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赢球。为什么会有这种信念?因为平时训练付出了汗水,对自己的球队有信心,对队友有信心,对篮球有热爱,对胜利无限憧憬。打仗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士兵训练不足,身边的人都不认识,让他们信赖这些战友跟他们一块去玩命,他们敢吗?没准上了战场腿就软了,别说打仗了,可能动都动不了。就像打篮球,比赛开始了,队里全是菜鸟,没见过大场面,紧张得浑身僵硬,腿都迈不开,人家一波小高潮就可以把你打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冷兵器时代跟打篮球差不多,士气是最重要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是所谓的“攘无臂”。

打篮球,教练最讨厌的队员就是不带脑子、容易冲动的。这种队员往往被对方挑逗一下,就失去理智了,开始斗气、蛮干、单挑,结果当然行不通,教练会把他果断换下来。如果换晚了,就会被对方抓住这个漏洞穷追猛打。脑子不清醒,就防不住,越防不住越犯规,越犯规越放不开手脚,很快就会被打爆。一个点打爆,很可能一场比赛就带走了。篮球尚且如此,战争可是以命相搏,更要慎之又慎。如果有哪一支不对,脑子发热杀红了眼,很容易会被对方诱敌深入,而一旦掉进陷阱可能就全军覆没。局部被突破,人家就会趁机扩大战果,很快战争就此结束。所以,不论在战场上,还是球场上,都不可以被情绪所左右,“善战者不怒”。怎么才能不怒?不把敌人当敌人,没有杀人的欲望,只有取胜的目标,自然就不会怒。不怒就可以执行战术,训练程度相似,比的就是谁能更好地执行战术,这就叫“扔无敌”。扔,之前讲过,这里就是接战之意。

篮球技术训练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要做到“人球合一”。这可不是夸张,当我们把技术训练到一定程度,确实会感觉篮球就是身体的一部分。运球的时候,仿佛手与球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连线,可以把球牢牢地控制住;投篮的时候,不管离篮筐多远,感觉就像自己的手臂伸长到篮筐边上把球“拨”进去;走上篮球场,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无比熟悉,无比亲切。士兵操练,大体也是如此,他们要与兵器融为一体,感觉兵器就是自己手臂的延长,操纵起来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握着兵器就好像抓住了命运,无比踏实,只要有兵器在,谁能拿我怎么样?只有训练到这种程度,球员才有底气上球场,士兵才有底气上战场,这就是“执无兵”。

轻敌是球场大忌,也是兵家大忌。尤其对于不熟悉的队伍,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练得好就可以为所欲为。我每天练八小时,人家就可以练九小时;我每周练五天,人家就可以练六天。本来势均力敌,但我们轻敌了,上去猛攻猛打,想一鼓作气拿下比赛,可对方早就预备着了,防守反击试探虚实,结果我们中招了,不用多,被连着防三个,人家打三个反击,场上队员马上就懵了。再一再二不再三嘛!本队三次都打不成,球员就会有一种“撞墙”的感觉,士气会一落千丈,很可能整场都恢复不了,直接被带走了。

打仗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篮球被防下来三次就会崩盘,打仗冲击对方阵地,三次冲不垮,前排精兵死的死伤的伤,后面凑数的看在眼里,还不是万念俱灰?于是只能一心想着逃命或者等死了。所以,轻敌就是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就是浪费民力国力,就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老子的三宝是什么?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朝轻敌,三宝丧失殆尽。

两军对垒,只有怀着敬慎之心,怀着保家卫国之心,怀着伸张正义之心才能在战略上取胜。重视对手,“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然后“静待敌之可胜”,如此才能在战术上取胜。这就是孙子最后总结的“胜可知,不可为”。老子说“无为无不为”,孙子说“可知不可为”,孟子说“反求诸己”,盖异曲同工之妙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