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志愿者和组织需求的探讨

社会、志愿者和组织需求的探讨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志愿服务项目立项之前,要通过收集志愿服务对象、志愿者、组织自身,以及可能的利益相关方的相关信息、环境背景、对志愿服务的期望和需要,并对组织的功能与技术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确定志愿服务项目目标。满足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脱离实际需求,志愿服务项目一定不可持续。

社会、志愿者和组织需求的探讨

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一定是以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不同的服务对象需求也会不同。一方面,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需求要有广泛性,即契合社会需求,在当地有一定比例的人群遇到相同的问题;另一方面,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需求要有迫切性,即针对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迫切性,但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急需志愿服务组织的介入。志愿服务项目立项之前,要通过收集志愿服务对象、志愿者、组织自身,以及可能的利益相关方的相关信息、环境背景、对志愿服务的期望和需要,并对组织的功能与技术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确定志愿服务项目目标。

同时,即使同一个服务群体,在项目需求上也不尽相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项目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需求的差异,尽量做到满足不同的需求,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

目前,国内的志愿服务项目很多都是以“活动”或“运动”的形式开展,且大量都是以发起方的意愿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受助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很多项目受助群体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不足。

满足社会需求是志愿服务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脱离实际需求,志愿服务项目一定不可持续。在需求方面,一般而言,我们要考虑以下三个维度

图3-1 社会、志愿者和组织需求的三个维度

(一)社会需求(www.xing528.com)

所谓社会需求,也就是受助群体、受益社区的需求,是志愿服务项目的目标所在,如:老人晚年孤独,需要志愿者的陪伴;残障群体行动不便,希望志愿者带着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社区的环境脏、乱、差,需要志愿者帮忙清理等。满足这些需求才能产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很多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表示很难了解到受助群体的实际需求,其实只要保证足够的调研和基层走访,要挖掘到实际需求不是一件难的事情。

(二)志愿者需求

志愿者的偏好是不一样的,有的志愿者喜欢环保的项目,有的志愿者喜欢助老的项目,因此在志愿者项目设计和评估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志愿者的需求,这个是志愿服务项目的特点,也是志愿服务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的不同点。志愿服务项目和公益项目的区别之一就是是否需要志愿者的参与,而公益项目可以由全职的人员完成,但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主体是志愿者,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志愿者的感受和偏好,那么组织方在志愿者的招募和动员方面可能就会受到挑战。

(三)组织需求

志愿服务项目的落地对于志愿服务组织而言,要看有什么样具体的价值和产出。对于志愿服务组织而言,也需要从每次的志愿服务项目中获得成长,并对项目有自己的期待和诉求,比如,锻炼了机构的人员能力,提升了机构的品牌影响力等。项目的设计是否能满足机构的相应需求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当然,如果三个维度同时能够满足,那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中可能三个需求会产生冲突,如果产生冲突,满足社会需求应该摆到首要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