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顾过去,穷如影之随形的梦,或许即将远去

回顾过去,穷如影之随形的梦,或许即将远去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首前尘,穷如影之随形,不请自来,驱之不去。还不能知道这梦老爷、梦太太会不会俯允我之所求,且学乐观主义者,姑且设想已经俯允,于是之后就“穷”随着梦远去,万事大吉了。细想想,竟遇见一个更大的,是由送穷之梦,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人生旅途之不易。我们胡里胡涂生了,顺着“天命之谓性”活下去,竟可能遭遇多种苦难,“穷”大概还是其中之轻微者吧?

回顾过去,穷如影之随形的梦,或许即将远去

穷兼用古今二义:古与达相对,穷是无显位,甚至走投无路;今与富相对,即阮囊羞涩,不能温饱是也。回首前尘,穷如影之随形,不请自来,驱之不去。孔老夫子说“君子有三畏”,排在首位的就是“畏天命”,命也夫,也就只好认了。可气的是入夜之后,老妻有梦,经常是与已经下世的几姑几姨叙谈去了;我则理当梦见周公,而周公不来,来的却常常是逼真的穷境。气,很想学范雎,“睚眦之怨必报”,可是冤无头,债无主,找报的对象,无着落。万转千回,急中生智,’想到韩文公的《送穷文》,决心破费一次,备香烛纸马,瓜果酒肉,当众致欢送辞,以期不再入梦如何?仿服补药成例,虽未必有效,只要无害,无妨试试。

欢送,送也要有对象,哪里去找?只好用画影图形法,即用文字述说那常来的可怕之梦。梦也,其特质是既真又迷离恍惚,既定又变化多端,所以要理出个头绪。计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教中学,地点像是保定育德中学,又像是北京市第四中学,细核,又都不全像。有教务处,在东院,上课前要到那里去拿点名簿。打钟了,是初中课,拿起点名簿,总是觉得教室很远,想象教室里群龙无首,必是乱闹乱叫,很着急。高中课就更糟,不是迟到,而是在讲台上口讲指画,学生就是不听。还有更甚的,是看看台下,学生大部分走了。据梦中的世故推想,教得这样糟,下学期的饭碗还会有吗?没有,怎么活呢?所以急得要命,以致忽然醒来,略定神,心里说,幸而是个梦。另一组,是教大学,像是讲师之类,按课时发工资,所得无几,而偏偏到学期结束,传来消息,不续聘了。又是来了怎么活的问题,其后同样是一惊醒来,庆幸是个梦。

这样的梦,显然就不如庄周之“梦为胡蝶”,更不如柳梦梅之梦入南安府后花园,所以要欢送。怎么致辞呢?可惜嘴拙舌笨,只能拼凑一两句恳求的话,是梦老爷、梦太太,请大发慈悲之心,吃完瓜果酒肉,上纸马香车,到无何有之乡去吧!(www.xing528.com)

还不能知道这梦老爷、梦太太会不会俯允我之所求,且学乐观主义者,姑且设想已经俯允,于是之后就“穷”随着梦远去,万事大吉了。就没有一点问题了吗?细想想,竟遇见一个更大的,是由送穷之梦,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人生旅途之不易。我们胡里胡涂生了,顺着“天命之谓性”活下去,竟可能遭遇多种苦难,“穷”大概还是其中之轻微者吧?思路至此,我们就不由得想到老子的话,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抗吗?不幸与天命对,我们是弱者。唯一的办法也许是逃到卧轮禅师那里去,学他的“能断百思想”。能不思不想则一切问题断灭,南无(nā mó)阿弥陀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