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管理心理学》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管理心理学》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人的行为遵循共同的规律,并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人类行为具有以下特征。人类行为的特点表明,人类行为都是动机性行为。行为是以未满足的需要开始,又以需要的满足结束,这就构成了行为的基本模式。因而该模式被称为行为激励过程的第一模式,如图5—1所示。

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管理心理学》

人的行为千差万别,表现多样。但是,人的行为遵循共同的规律,并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人类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 自发性 人的行为是自动发生的,外力能影响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

2. 因果性 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有其原因的,并且行为会产生结果。

3. 目的性 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总指向一定的目标,朝目标前进。

4.持久性 行为指向目标,在目标没有达到以前,行为不会终止。

5.可塑性 人类为了达到目标,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经过学习和训练,可改变行为的内容。

人类行为的特点表明,人类行为都是动机性行为。所有人的行为都是打算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而这种“目标-导向”行为总是围绕满足需要的欲望进行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起点,是引起行为的初始动机。因为未得到满足的需要会造成个人内心的紧张,从而导致个人寻求目标,并采取行动来满足需要,解除内心的紧张感。行为是以未满足的需要开始,又以需要的满足结束,这就构成了行为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表明,人们总是具有不同的需要、愿望和期望,所有这些都使其感受到紧张,促使其采取导向目标的行为。当行为达到目标,需要得到满足,紧张感就解除了。但是,当新的需要出现的时候,整个过程又开始进行。因而该模式被称为行为激励过程的第一模式,如图5—1所示。(www.xing528.com)

行为科学家认为,并非所有的未满足的需要都会引发人的行为,而且不是所有的行为最后都能达到目标,满足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所以,动机是人行为的直接动力,它驱动和诱发人们从事某种行为,并规定行为的方向。这一过程构成行为激励的第二模式,如图5—2所示。这一模式反映了人的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挫折的概念。

图5—1 激励过程的第一模式

图5—2 激励过程的第二模式

然而,激励过程虽然与目标达成与否紧密相关,但目标达成后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对人的行为也有重要影响。一个人通过对自己的绩效评价和奖惩的感受来确定自己的满足感,并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激励过程的第三模式,如图5—3所示。

图5—3 激励过程的第三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