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心理学:态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意向

管理心理学:态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意向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态度的成分包括了认知、情感和意向3个方面。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态度具有的这种意向成分表现出的是:我做不做这件事?这说明三者是协调的、和谐的。通过认知,使人们对态度对象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产生了对这一对象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因而形成了人们对这一对象所持有的态度。此外,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管理心理学:态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意向

态度的成分包括了认知、情感和意向3个方面。

(一)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比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计划生育政策关系到我们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发展”,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二)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和厌恶的程度,如喜欢与厌恶、热爱与仇恨、同情与挑剔、尊敬与轻视等。情感体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如前面所提到的“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一认知问题,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我不喜欢抽烟的人”,“我对吸烟感到厌恶”。(www.xing528.com)

(三)意向成分

意向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态度具有的这种意向成分表现出的是:我做不做这件事?如果要做,应怎样去做?如一个人有反对吸烟的态度,这种意向成分表现出的就是“我不能吸烟”,即使别人给我吸烟,我也会拒绝。意向并不等于行为本身,而是在做出行为之前的一种准备状态,即行为倾向。

(四)认知、情感和意向的关系

从认知、情感、意向三者的关系来讲,在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协调一致的。如一个人认为吸烟可能会导致肺癌,那么对吸烟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厌恶吸烟,在今后的行动中,也就不去吸烟。又如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聪明、能干,就对他产生一种喜欢的情绪体验,也就有愿意与他接近的行为倾向。这说明三者是协调的、和谐的。认知、情感、意向3种成分中,认知因素是基础。人们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判断,都是以通过认知所获得的信息为依据。通过认知,使人们对态度对象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产生了对这一对象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因而形成了人们对这一对象所持有的态度。此外,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认知作为基础,使人们对态度对象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又促使人们愿意与他接触和交往,从而对他也就有进一步的了解,产生更强烈的态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情感成分对认知的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