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独立管理能力,分清轻重缓急

提升独立管理能力,分清轻重缓急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也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例如,到了周一早晨即将去学校的时候,乐乐如果还没有找要带去学校的东西,那么就要赶紧去找,片刻也不能耽误,否则就会迟到。

提升独立管理能力,分清轻重缓急

这个周末,妈妈要带着乐乐去吃喜酒,因为舅舅家的大表哥要结婚啦!其实,爸爸和爸爸家里的亲戚都很多,但是因为年轻人选择结婚的日子不在周末,所以通常都是妈妈和爸爸去吃喜酒,乐乐要上学,不能参加。这一次,舅舅家里特意把大表哥结婚的日子定在周末,就是希望孩子们也都能跟着乐呵乐呵。

早晨,乐乐早早起床开始写作业。到了十点钟,妈妈对乐乐说:“乐乐,走吧,准备出发了。”乐乐赶紧收拾好作业,开始四处找东西。妈妈等了乐乐一会儿,看到乐乐还没有准备好,忍不住问:“乐乐,你在干吗呢?你不想早点儿去和小朋友们玩吗?”乐乐说:“我在找东西,周一需要带去学校用的。”妈妈啼笑皆非:“今天才周六,东西要周一才带去学校,而现在我们着急出门参加婚宴,你觉得有必要非要现在找吗?”乐乐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说:“妈妈,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是不用着急的,因为我现在不需要用这个东西哈!”妈妈说:“当然,你当务之急是要赶紧准备好,我们都等着你出门呢!”乐乐赶紧加快速度穿上外套和鞋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了。

很多孩子做事情都没有什么头绪,他们也许手里正在做着一件事情,脑子里突然蹦出另外一件事情,因而也就会去想另外一件事情,而把正在做的事情忘记了。这是因为孩子的思维跳跃性比较大,连贯性相对差一点。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父母无须指责,而应意识到这是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特点,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出先后顺序,从而有条理地安排。

通常情况下,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毫无疑问,孩子们要首先做好第一类事情,这样,才能处理好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避免耽误事情。接下来,要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虽然事情不重要,但是很紧急,这就是说事情是不能耽误的,为此要全力以赴去做好。接下来,做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这类事情紧急程度没有那么高,但是很重要,为此,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最后才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有时间就做,没有时间可以彻底放弃不去做。整理清楚这个顺序,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颠三倒四、本末倒置,也可以保证优先处理好那些紧急且重要、不容出差错的事情。(www.xing528.com)

上述事例中,去喝喜酒就是当下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容不得耽搁,而找到周一要带到学校的东西,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也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例如,到了周一早晨即将去学校的时候,乐乐如果还没有找要带去学校的东西,那么就要赶紧去找,片刻也不能耽误,否则就会迟到。当然,对于很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拖延,而是应该尽量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提前做好。所谓未雨绸缪,就是先作打算和准备,这样才不至于被时间追赶着,导致手忙脚乱。

当然,孩子的人生经验有限,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他们尚未掌握评价和判断的标准。当看到孩子手忙脚乱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哪些事情是当下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稍微晚一点再去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渐渐地学会区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也可以把很多事情都做得更好,让自己成长更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