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柏拉图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柏拉图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柏拉图看来,时间和空间是影响和制约人们自由的重要因素,最终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柏拉图显然对于空间方位了然于心,所以,可以很好地驾驭空间方位来阐述哲学思想。在这个场景中,柏拉图再次提醒世人,人的判断会直接或间接受到空间的影响。所以,柏拉图继续着他的时空叙事。在这则寓言的最后,柏拉图设想了一个新的空间场景。

柏拉图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哲学源自社会生活。古希腊人关于时间、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观察以及对于其内在关系的思考,不仅成为当时哲学家思考的重要命题,也影响着当时哲学家的思考方式。例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个经典的“洞穴之喻”(Plato 1992)。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寓言,更是体现了空间切换对于事物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影响(Rankin 2010)。在这个寓言最开始的空间场景是在狭小的地穴里面,因为空间狭小,所以,里面的人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看到的是洞壁上的影子。在这个场景中,空间的束缚和限制直接决定了里面的人所能看到的事物以及观察事物的视角。这里场景里面,对于空间有个很严格的假设:洞穴内的空间要足够小以至于里面的人连转头的空间都没有。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那么,也就无法接下去继续展开“洞穴之喻”的叙事。假如把这个假设略微放松一点,假设修改为:洞穴内的空间很小使得里面的人只能转头而不能转身。对于洞穴空间的界定,这个新假设显然比原来的假设要松一点,但是,这样一来,“洞穴之喻”就难以为继,因为洞穴里面的人可以转首看洞穴内左边和右边的事物,而不仅仅只能看到前方墙壁上的事物。从空间的视角来分析,这个场景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显现出来了。在柏拉图看来,时间和空间是影响和制约人们自由的重要因素,最终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这里,已经可以看到时空约束思想的雏形。

在第二个场景中,柏拉图继续在空间上做文章。与第一个静态空间场景相比这次用了动态空间场景,即强调了时间的影响。他强调了在洞穴里面的人的后上方有一堆火,还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而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洞穴的人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柏拉图显然对于空间方位了然于心,所以,可以很好地驾驭空间方位来阐述哲学思想。为了写好这个场景,柏拉图很可能提前做足了功夫,很可能自己亲自到一个狭小的洞穴,去体会其中的感觉和视角。在这个时空叙事的场景中,柏拉图大胆且很有把握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空间叙事方式,一步一步推演出最后的哲学结论。第一个场景假设就是人在狭小空间中只能朝前看,而在这第二个场景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另一个前提就是火在人的后方,人在洞穴中间的小道上,而囚徒面前是洞壁。所以,这样的空间结构和位置布局,最终导致了一种情况的出现,就是洞穴中的人可以通过移动的方式来改换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但是,也只能通过面前的墙壁来感受到身后的火光,而墙壁上只有影子。此时的柏拉图,俨然是空间切换的高手,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场景来让观众顺着预先设定的逻辑去感受和领悟剧情里面的高潮。

当剧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柏拉图就会修改空间假设,给予剧中人物更多的空间自由度,于是,剧情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在洞穴中的人们,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柏拉图用“碰巧获释”这个词来告诉观众,从现在开始,空间假设已经发生了改变。在第一个场景中,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空间假设,就是洞穴非常狭小以至于里面的人连转头的空间都没有。这个假设在第二个场景中继续,但是,到了这第三个场景,这个假设就被抛弃了。柏拉图用“碰巧获释”,很巧妙地把第一个空间假设给突破了,并且非常自然地给予了另一个空间条件,即洞穴内肯定存在有比较开阔的地方,而这个地方至少可以允许人们自由转头。洞穴中的这两种空间,显然是为不同的人所准备的。不能转头的狭小空间是为囚徒所准备的,而可以转头的较为开阔的空间是获释者可以中转的空间。所以,在这个场景中,获释者和囚徒之间最大的根本差异就是所处的空间条件的不同。因为获释者获得了更大的空间自由度,所以可以转头看周围的事物,所以就会产生困惑甚至痛苦,才会形成影子比原物更真实的错觉。在这个场景中,柏拉图再次提醒世人,人的判断会直接或间接受到空间的影响。

当然,精彩还在继续,柏拉图要进一步放松对于空间约束的假设,阐述在更自由空间中人们的表现和反应。所以,柏拉图继续着他的时空叙事。当这位获释者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炫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原来的信仰和生活。获释者从洞穴走出来的过程,就是从狭小空间走向广阔空间的过程。在这个空间转换过程中,由于这个人突然获得了充分的空间自由度,能够自由自在地看清楚周遭的人、事、物的变迁,反而会让这个人觉得不适应。柏拉图在这个场景中,实际上引导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所谓的“空间适应性综合症”。当一个人从已经习惯的空间突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空间,就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不适应反应。例如,在航天的过程中,航天员从长期适应的重力环境突然进入到失重环境,人体内的生理系统和心理就会产生一系列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有如,习惯被聚光灯聚焦的演员明星,往往在个人生活上感到明显的不适应,结果,出现所谓“人生如戏”的生活悲剧。这些例子,其实与柏拉图在这个场景中所描述的情形相似,说明的都是一个问题,即空间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思考与行为。(www.xing528.com)

在这则寓言的最后,柏拉图设想了一个新的空间场景。柏拉图假设,如果这位被释放者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这是一个假想出来的结局,因为柏拉图说得很清楚,用的是“如果”,这是假设复句。这说明最终这个被释放者实际上是并没有回到洞穴中去,柏拉图并没有解释其中的理由。其实,原因不言而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在追求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但是,柏拉图所要强调的不是人们的普遍偏好,而他关注的是另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所谓的“空间依赖性”。假设这位被释放者再次回到洞穴内,并试图去说服里面的囚徒跟他一起从洞穴中走出来,这时,问题就出现了,而这个问题就是柏拉图所想要解释的问题。当洞穴里面的囚徒都早已习惯里面狭小的连头都不能转动的空间时,就会认为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存在的空间,因此,就已经毫无怀疑地适应了这个空间。当有人说还有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时,因为囚徒们对于原来的地方已经产生了根深蒂固的空间适应性,就根本不会再去相信还有更好的空间的存在,因此,也就不会想着去改变现状,而是会机械地甚至是顽固地继续留在原来的空间而拒绝变化。其实,这里面就还隐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因为太适应原来空间而产生了强大的惰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因为有这种惰性,所以人们经常会不愿意主动去寻求改变。在物理的世界中,这种惰性体现在摩擦力上。任何想要改变事物现有空间格局的动作,都会有一种不愿被改变的力量进行对抗,这种力量就是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摩擦力。

社会时空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在柏拉图的这个寓言中,时间和空间是关键因素。从这个剧情的开始到最后,顺着时间的推展,随着空间的变化和切换,主人公的视角也在发生着变化,看到的事物也开始有了不同,所思所想也随着不同。如果把里面的洞穴转化为社会空间,那么,就很自然会引导出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社会空间理论。所以,20世纪的列斐伏尔关于社会空间的思想,其实与柏拉图的思想有着内在的关联。在“洞穴之喻”中,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是动态交互作用的关系,因为物理空间的变化与囚徒到被释放者的社会角色变化是对应的关系。因为社会角色的变化,所以,物理空间和位置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而物理空间的变化又产生了观察社会的新视角,导致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产生了新的判断。所以,在柏拉图的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含义。因此,“洞穴之喻”可以被视为时空社会科学的早期研究。在这则研究中,尽管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时空的概念,但是,其基本思想和要素都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