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山为荆南袁滋父祖墓(乾陵文化12)

朗山为荆南袁滋父祖墓(乾陵文化12)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前述薛雄为田承嗣遣人刺杀,较有名的事件尚有权宦李辅国致仕后被刺杀,并卸去一首一臂。对此一问题,胡三省《通鉴注》卷二三九已做详细考证,认为“荆南节度使袁滋父祖墓在朗山”,当以胡注为是。[6]《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三》,第1542页。[14]《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附薛嵩传》,第4144页。[18]《新唐书》卷二一〇《田承嗣传》,第5924页。[20]《旧唐书》卷一八五《袁滋传》,第4831页。

朗山为荆南袁滋父祖墓(乾陵文化12)

另外,文中除薛嵩、田承嗣两节度使外,冷朝阳亦确有其人,他是代宗大历年间一位著名诗人,虽登进士第,而不受官,归家省亲,以布衣终。元人辛文房在其《唐才子传》中,称其“在大历诸才子法度稍弱,字韵清越不减也”[22]。今《全唐诗》存其诗十一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

至于本篇的主人公红线,虽然这一人物大体为虚构,但其实也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盖中晚唐以后,政局动荡,以致社会上暗杀之风盛行。除前述薛雄为田承嗣遣人刺杀,较有名的事件尚有权宦李辅国致仕后被刺杀,并卸去一首一臂。宪宗时宰相武元衡早朝路上被刺杀,裴度被刺伤,实际是当时的藩镇之间相互攻杀和对抗朝廷,所以都各自网罗延揽了一批社会上的奇能异士,这些人包括游侠、术士甚至凶盗。他们有的是为利益所诱,有的是因为个人恩怨,积极奔走于各藩镇之间,投靠节度使幕府,成为各个藩镇之间争斗的工具和爪牙,助长了藩镇的气焰。本篇故事主角之红线女,就是这样一位身怀独门绝技的侠女,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塑造,实际也深深地打上了当时社会时代大背景的烙印,这一点是我们所必须注意的。

注释

[1]《太平广记》明言此文出于《传奇》,而《传奇》作者为裴铏,故今之学者多从此说。但据李军考证,《甘泽谣》所收无误,《聂隐娘》作者确为袁郊,可参李军:《〈甘泽谣〉作者及版本流传考》,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第8页。

[2]按《新唐书》卷一五一《袁滋传》明言袁滋为“蔡州朗山人”。《旧唐书》卷一八五《袁滋传》则作“陈郡汝南人”。对此一问题,胡三省《通鉴注》卷二三九已做详细考证,认为“荆南节度使袁滋父祖墓在朗山”,当以胡注为是。朗山,即今之河南汝南。

[3]《旧唐书》卷一八五《袁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831页。

[4]《旧唐书》卷一八五《袁滋传》,第4831页。

[5]《新唐书》卷一五一《袁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825页。

[6]《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三》,第1542页。

[7]《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下》,第3166页。

[8]《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二》,第1492页。载之于仪注类,并注曰:“袁郊字之仪,滋子也,昭宗翰林学士。”

[9]李军:《〈甘泽谣〉作者及版本流传考》,《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第6—7页。

[10]作者袁郊将薛嵩所领之昭义军误作泽路节度使,实际上二镇合并已在唐德宗年间,详情可参卞孝萱:《〈红线〉,〈聂隐娘〉新探》,《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30页。

[11]《旧唐书》卷一二四《薛嵩传》,第3525页。(www.xing528.com)

[12]《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附薛嵩传》,第4144页。

[13]《旧唐书》卷一二四《薛嵩传》,第3525页。

[14]《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附薛嵩传》,第4144页。

[15]《新唐书》卷一一一《薛嵩传》作“大历七年卒”,《旧唐书》作“大历八年正月卒”。

[16]关于田承嗣的卒年问题,可参仇鹿鸣:《聂隐娘时代的魏博镇》,《文汇报》2015年8月28日T2版《文汇学人》。

[17]《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代宗大历十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28—7229页。

[18]《新唐书》卷二一〇《田承嗣传》,第5924页。

[19]《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唐代宗大历十年正月条,第7228页。

[20]《旧唐书》卷一八五《袁滋传》,第4831页。

[21]《新唐书》卷一五一《袁滋传》,第4825页。

[22](元)辛文房撰,周绍良校笺《唐才子传笺证》,中华书局,2010年,第745页。

(卜天舒,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