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心理学:乐于助人者,求助招式揭秘

行为心理学:乐于助人者,求助招式揭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于助人者非常渴望获得他人的喜爱,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他们不惜迁就他人,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乐于助人者比较敏感,他们常常通过被帮助之人的言行来判断他们的感受。乐于助人者渴望得到对方的一句“谢谢”,这会让他们心满意足。所以,在与乐于助人者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他们提供的帮助我们要及时表示感谢,并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回报,这样才能维系双方友好的关系。

行为心理学:乐于助人者,求助招式揭秘

有人说:“我喜欢帮助别人,有时为了帮助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我总是为别人做很多事,而为自己做得很少。我最怕别人生活得不开心,那样,我也开心不起来。”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乐于助人者。

假如我们面对的沟通对象是一个乐于助人者,我们该如何与他更好地沟通呢?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遇到热心肠的人。他们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只要别人有需要,他们总是尽己所能给予帮助。有时,他们即使工作很忙,也会抽出时间来帮别人的忙,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1.乐于助人者的性格特征

通常来说,乐于助人者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

(1)以付出博得好感。乐于助人者非常渴望获得他人的喜爱,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他们不惜迁就他人,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他们希望身边的人都需要自己,所以对他人非常热心,心甘情愿地为他人付出,最喜欢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自己帮助的样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觉自己活得有价值。

(2)看重被帮助之人的反应。乐于助人者比较敏感,他们常常通过被帮助之人的言行来判断他们的感受。如果自己帮助他人的做法没有得到认可,他们就会感觉非常沮丧;相反,如果自己的做法得到了认可,他们就会非常开心。

2.乐于助人者的肢体语言

在与乐于助人者交往时,我们会发现,他们时常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态度友善,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们的眼神总是很和善,充满关爱,身体会下意识地向前倾。在交谈的时候,乐于助人者的身体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向对方靠近,但是并不会给对方压迫感或者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乐于助人者往往比较感性,所以很容易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直接情绪表现,所以他们才能很容易与他人在情绪上产生共鸣。

3.与乐于助人者沟通的策略(www.xing528.com)

针对乐于助人者的性格特征,我们在与他们沟通时,要注意这几点:

(1)直接请他们帮忙。大多数人在求人帮忙的时候,碍于面子,害怕被拒绝,所以常常不会直接开口求人,不是求第三者传话,就是说话兜圈子,半天说不出自己的意图。然而,请乐于助人者帮忙的时候不必拐弯抹角,最好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被人需要是一件高兴的事,这是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所以他们不仅不会拒绝,还会全力以赴把事情办好,他们给予你的甚至会远远超出你的需求。

(2)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乐于助人者渴望得到对方的一句“谢谢”,这会让他们心满意足。否则,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甚至会迁怒对方,认为对方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所以,在与乐于助人者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他们提供的帮助我们要及时表示感谢,并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回报,这样才能维系双方友好的关系。

通常来说,乐于助人者在帮助别人时,喜欢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推测他人的需求,因此,他们经常会遭遇好心办坏事的尴尬。而被帮助者常常有苦难言:一方面他们招架不住乐于助人者的热情,另一方面他们有时并不需要对方的帮助。

那么,为了顾及乐于助人者的面子,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该怎么拒绝乐于助人者的好意呢?我们不妨尝试以下几种委婉的拒绝方式:

1.巧妙转移法

感觉无法正面回绝乐于助人者的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迂回的战术,或者转移话题,但是要坚持一个原则:绝不会答应,但也不至于撕破脸。比如,当对方提出要帮忙时,我们可以先对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进行赞美,然后再说出理由,加以拒绝。

2.肢体语言表达

当对别人的热情帮助无法开口拒绝时,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巧妙地拒绝对方。比如,可以通过摇头来表示拒绝的意思,对方看到你摇头,就会明白你的意思。此外,微笑突然消失同样是一种拒绝的暗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