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史公宋龙门送东阳马生序文章摘要

太史公宋龙门送东阳马生序文章摘要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终年72岁,谥号文宪。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疑难注释①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自己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太史公宋龙门送东阳马生序文章摘要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作者简况

宋濂(公元1310—公元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辞朝廷征命,隐居在龙门修道著书,历经十余年,明初因书被朝廷征用。授给江南儒学提举,令授太子经书,编修元史,多次转到翰林学士承旨管理制诰的官职,以老致仕。终年72岁,谥号文宪。宋濂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他博览群书,其文醇厚飘逸、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是明代一代宗师。有《宋学士全集》。

疑难注释

①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两种,这是一篇赠序。

②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③加冠(guān):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④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⑥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⑦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⑧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⑨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⑩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⑪穷冬:隆冬。

⑫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⑬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服侍的人。持汤沃灌: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灌通“盥”,洗浴

⑭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⑮日再食:每天供应两顿饭。

⑯被(pī)绮(qǐ)绣: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被,通“披”,穿着。(www.xing528.com)

⑰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⑱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⑲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诗文大意

我小时候就非常好学。因为家里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看,于是就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录下来,再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赶上冬天,天气很冷,砚台里的墨冻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送还,不敢略微超过约定的期限一点儿。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人贤士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人和名人与自己交往,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侍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知识。

当初我去拜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巨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深达数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浇洗后,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顿饭吃,没有鱼和肉这样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同屋住的同学,都穿着绣花绸缎的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儿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总之,我当初求学时的勤恳和艰辛就是这样。

诗文名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诗文欣赏

孔子说过:“君子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濂可谓遵循圣贤之说而身体力行。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自己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一、语言简洁朴实,感情深沉殷切。

作者叙述往昔艰难,虽字字辛酸,但并不嗟叹贫穷,饱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意;追忆读书之乐,又显欣慰之情,全篇文辞淡,情感浓,含义深,极具说服力。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境,语言虽然简洁朴实,却将自己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用心学习的态度展现出来,对后辈寄寓着殷切的期望。

文章开篇即点出学习上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买不起书,只好借。借书要讲信用,到期必还。于是,只好抄录,容日后细读,因此得以遍观群书。

又苦于无名师引导,“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久而乃和”,将“尝趋百里外”从师途中的环境与艰辛写得很生动。再如“先达……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的尊师的神态和顽强学习的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宋濂必须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请教老师,甚至连说话的语调,脸上的表情都要格外注意。否则,“先达”认为“孺子不可教”,你就永远失去了求教的机会。作者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

作者写了从师求学的艰难和生活上的艰苦,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作者最后以“勤且艰”总结自己的学习生涯,道明求学者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才能有所收获。

二、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作者写自己寄居旅舍,穿破旧衣袍……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供享用,用自己的“苦”和“同舍生”的锦衣玉食相对比;作者写自己“以中有足乐者”“略无慕艳意”不在吃和穿上与别人比较,而是一心向学。

三、叙议结合,突出中心。

本文笔法简洁,以记叙为主。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显得更加具体生动。在叙述和描绘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思想。在对比自己同那些被绮绣、沃甘肥的同舍生之后,对自己则只用“缊袍敝衣”四字加以概叙,既表现了作者家境的贫寒,生活的俭朴,也反映出他志趣的高尚。

作者现身说法,对比鲜明,语言朴实,描述生动,毫无矫揉造作之嫌,处处表现出一位长者的厚道。“余幼时即嗜学”,既平实又生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亲切感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意蕴绵长,回味不绝。整篇文章,浑然天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