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严监管正常化,移动支付重返本源

严监管正常化,移动支付重返本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支付市场监管重点,移动支付行业竞争将趋于规范、有序,银行业移动支付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在公平、均等的市场环境下,利用高质量、定制化的移动支付服务突出重围、深耕发展成为可能,将迸发出新的创新活力。在“回归支付本源”的监管引导下,支付机构与金融机构的边界将进一步厘清,移动支付应用监管持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规范化发展,全部纳入监管,移动支付应用定位更为清晰。

严监管正常化,移动支付重返本源

(一)移动支付市场资源配置优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切实防范风险。人民银行等四部委三次约谈蚂蚁集团,要求其正视金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标监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确保实现依法经营、守正创新、健康发展。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支付市场监管重点,移动支付行业竞争将趋于规范、有序,银行业移动支付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在公平、均等的市场环境下,利用高质量、定制化的移动支付服务突出重围、深耕发展成为可能,将迸发出新的创新活力。支付服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将不断提升,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移动支付应用回归小额便民

最初,支付机构定位于主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随着两大头部支付机构占领支付市场,业务不断辐射到金融的各个领域,支付业务与金融业务嵌套,各类风险交织放大。在“回归支付本源”的监管引导下,支付机构与金融机构的边界将进一步厘清,移动支付应用监管持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规范化发展,全部纳入监管,移动支付应用定位更为清晰。(www.xing528.com)

(三)移动支付数据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移动支付数据是支付机构和平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利用支付数据抢占客户、恶意营销、侵害消费者隐私权和自主选择权的问题不断涌现,对数据安全提出挑战,也与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相违背。2020年,《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强调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并重,金融数据合规性受到关注;2021年1月《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信用信息采集“最少、必要”原则;《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也充分强调了用户隐私和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数据安全法》也正式发布并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数据安全监管和保护从法律层面进行了制度安排。《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一起构成网络治理和数字安全的法律规范框架,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将日趋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