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敢承认不知道是一种对待知识的诚恳态度

为什么敢承认不知道是一种对待知识的诚恳态度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敢于承认不知道,体现了对待知识的一种诚恳态度。学为人师,率先垂范,教官贵在承认不知道,这一美德至高无上。所以,一个人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但敢于说“不知道”,更要勇于说“不知道”。文章开篇引用古语,自然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敢于承认不知道体现了对待知识的一种诚恳态度。

为什么敢承认不知道是一种对待知识的诚恳态度

同步点拨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敢于承认不知道,体现了对待知识的一种诚恳态度。

引用孔子名言,表明本文中心论点:敢于承认不知道,体现了对待知识的一种诚恳态度。

放眼我国的历史长河,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名人先贤敢于在不知道的知识面前坦诚相待,他们对待学识不虚伪的态度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由此转入议论,引出下文的举例论证。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提到一位教官出了一道《周易》中的题目:乾为金,坤为金,是什么道理?学生拿着《周易》的国子监刻本,都来请教说对题目有疑问。教官严肃地说:还要求解释经义吗?学生们说:如果是正式考试,当然不敢问,但今天是一般测验,就来问了!教官讲了题目要求概况后,学生取出国子监刻本《周易》说道:恐怕您是看了麻沙本的版本,国子监刻本上是坤为釜。教官惊慌不安,赶紧道歉:我不知道,应当受处罚。随后立即改了考题。

学无止境,知识无涯。学为人师,率先垂范,教官贵在承认不知道,这一美德至高无上。

举例论证一:古代的教官敢于在学生的质疑中道歉,承认不知道,并马上改正。

简约的议论,再现其美德。

既然自己不知道,就要敢于承认,这是一种至诚的对待学识的态度。历史发展到当今社会,而敢说不知道的美德并没有在时间的消逝中隐没,直到今天,仍然伴随我们左右。(www.xing528.com)

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对《咬文嚼字》杂志的两次挑错,他坦言“挑得很对,非常感谢”“读者提得对,我认错”。莫言感慨地说: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当然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让我想不到的是,读者错爱我,还给我戴上了一顶“著名作家”的帽子,让我汗颜。既然读者能给我找到错误,就证明大家依然喜欢我,对我是莫大的鞭策,那我就更要善待读者,一丝不苟地继续写下去。我非常欢迎大家毫不客气地指出别的我不知道的错误,我一定虚心改正,这样才无愧于大家的厚爱。我从内心表示诚挚的感谢!

举例论证二:现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敢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道”,态度诚恳。

难以理解的是,有一些人明知自己知识欠缺,还装出学识渊博的样子。当出现了让人贻笑大方的错误时,还要百般掩盖。相比之下,莫言直面现实坦诚不知道的勇气,令人钦佩。

对比论证,联系当今有些人的装腔作势,跟莫言对比,更显莫言坦诚不知道之可贵。

古今名人尚且能够态度端正地对待不知道的现实,何况是我们这一些后生小子呢?强不知以为知,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知识短处,一旦真相大白,“滥竽充数”的场面更是尴尬。所以,一个人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但敢于说“不知道”,更要勇于说“不知道”。

结尾总结归纳,正反论说,强化了中心论点。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说服力强的议论文。文章开篇引用古语,自然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敢于承认不知道体现了对待知识的一种诚恳态度。之后,通过古今的典型事例:教官率先垂范承认不知道、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诚恳说不知道的事例,都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过渡到后生小子及个别人所为,强化了中心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