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读《轻轻悄悄教语》,聚焦质疑,理清脉络

初读《轻轻悄悄教语》,聚焦质疑,理清脉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并尝试归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刘丹萍老师在学生质疑的问题中,提取出人物、事件、结局等关键要素,让学生串联起来,在润物无声中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读《轻轻悄悄教语》,聚焦质疑,理清脉络

师: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并尝试归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好这些生字词。(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和易读错字词)

生:司马懿 魏国 疑惑 埋伏 撤退 诸葛亮 丞相 兵卒 吩咐抵抗

师:字正腔圆。让我们也准确地齐读两遍吧。

(生齐读)

师:刚才质疑的问题有答案了吗?谁先来说说为何要用空城计

生:因为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西城,而诸葛亮兵力不足,只有不到五千。

师:(板书:司马懿 十五万 诸葛亮 五千)这个疑问我们解决了。(擦掉“为何”)那空城计又是怎样一个计谋呢?(www.xing528.com)

生:就是把西城布置成一座空城,迷惑司马懿,让他以为城内有埋伏就不敢攻打了。

师:那故事的结局如何呢?

生:司马懿率军撤退了。

师:也就是司马懿中计了。(板书:用计——中计)

师:那现在,谁能够借助黑板上板书的故事的人物、事件、结局等关键词,试着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西城,诸葛亮巧妙地运用空城计,让司马懿中计撤退了。

师:好一个“巧妙运用”,你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值得学习。同学们看,只要我们抓住故事的关键要素,并串联起来,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以后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去概括课文内容。

[点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依托教材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刘丹萍老师在学生质疑的问题中,提取出人物、事件、结局等关键要素,让学生串联起来,在润物无声中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