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草原:背起行装触摸心跳,李胜力易丽容教材分析

草原:背起行装触摸心跳,李胜力易丽容教材分析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胜力易丽容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这个人文主题进行编排,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草原:背起行装触摸心跳,李胜力易丽容教材分析

李胜力 易丽容

教材分析

单元围绕“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这个人文主题进行编排,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想象的手法。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拘束”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见到过草原吗?谁来描述一下草原的风景?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让我们来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出示草原风光的图片,播放歌曲《我从草原来》。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满族人,原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生动,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多媒体出示草原风光,要求学生一边听范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3.提问: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风景美)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感到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体会用词的准确,想一想把“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为什么?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想要唱什么歌?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理解“一碧千里”,出示图片,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结合图片,让学生说说“并不茫茫”的意思。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拿出一张中国画,向学生讲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②图片展示,带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请你模仿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②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写的?(感受)

③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重点词语、想象情景、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谈朗读体会,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凸现语文特点的有效途径。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当然不会,这是拟人的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这是作者描写的技巧,借骏马和大牛来表达自己的感受)(www.xing528.com)

5.读读背背。

(1)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2)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背诵第1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的图片。

2.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走进草原,感受“辽阔美”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几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重点理解“洒脱”。

(1)你能想出“洒脱”可以用什么词语换掉吗?(潇洒、从容、放松……)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感受“洒脱”:没有信号灯的障碍,没有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还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人情美”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远客)

②“一群马”“男女老少”说明了什么?(来迎接的人很多)

③“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说明了什么?(来得真快)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二是比喻热情)

④“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来迎接的人为什么立刻拨转马头,而不是在原地交谈一会儿?(想早一些把客人请进蒙古包)

⑤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同的语言)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思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字逐句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在我国北部,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在夕阳落下后,仍然在草原上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风光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到人情美,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草 原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