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指能满足发展实践要求的一组固有特性的程度。脱贫地区发展质量高低的评价不仅要充分考量发展实践的先进性,更要全面考虑社会条件和实际需要。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系统,与发展实践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密切相关。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发展实践的特征,这种特征表明了发展对特定需要能够予以满足并且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脱贫地区发展质量不等同于发展绩效。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朱兰(J. M. Juran)认为,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克劳斯比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曾把质量概括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质量就是满足需要”;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菲根堡姆认为,产品或服务质量是指营销、设计、制造、维修中各种特性的综合体。ISO 8402认为,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质量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具备了某种能力,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质量除了“适用性”之外,还有“符合性”。ISO 9000认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既可以是零部件、计算机软件或服务等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的工作质量或某个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指企业的信誉、体系的有效性。特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固有特性是事物本来就有的,它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之后的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质量管理不仅要管好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要管好质量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扶贫作为一项工作,必然涉及工作质量,这就是扶贫质量。一般的观点认为,质量越高越好,质量愈高,价值就愈高。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指能满足发展实践要求的一组固有特性的程度。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除了包括工作维度,更应该包含发展成本、效果、价值等维度的指标;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不仅与发展的直接接受者密切相关,各种社会问题例如生态平衡、环境、资源、生产等也对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存在重要影响。脱贫地区发展质量高低的评价不仅要充分考量发展实践的先进性,更要全面考虑社会条件和实际需要。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系统,与发展实践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密切相关。发展战略、资源、能力、机制、组织、工作、资金、环境、制度、政策等众多方面都是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的重要构成要素。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秉持一种大质量观念,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问题,发展的管理问题也是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探讨的重要内容;脱贫地区发展的水平高低一方面是指与各项要求、标准与程序相符合的程度,另一方面还包括各利益相关方的满意程度;脱贫地区发展质量低劣不仅是表明发展绩效的低下,也可能表明了在发展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发展绩效的不均衡。在发展过程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会对发展目标的达成产生影响的组织或群体,或者是因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受到影响的组织或群。在每一个发展环节中都存在众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投入到不同的发展实践中的资源会存在差异,发展的实现程度以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也有所不同。在探寻提升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降低投入成本、减小发展失误率、减少消耗浪费、尽量避免低效或者无效发展、尽力提升各方满意度、提高发展绩效。也就是说,对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发展管理的追求。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发展实践的特征,这种特征表明了发展对特定需要能够予以满足并且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不仅发展实践的内部过程、部门、要素之间的管理与协调等是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强调的重要内容,发展实践所涉及的各种外部关系和外部过程也是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所注重的突出方面;既要对技术要素的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管理予以重视,也要对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管理的非技术要素方面予以关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管理不仅要求发展实践对发展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和集成化管理的需要予以满足,同时也强调全过程、全时空和全员化的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管理。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管理体系可以看作是一条连贯畅通的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链,信息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是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链上各个节点内部的质量过程所具有的主要特点。(www.xing528.com)

脱贫地区发展质量不等同于发展绩效。任何发展实践都是投入和产出的过程,发展实践实际的产出和服务就是所谓的发展绩效,它指的是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果。对发展绩效的界定通常有过程论(重点关注发展实践中的过程)、结果论(重点关注发展实践的结果)、作用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三种观点。诸多学者深入分析了发展绩效内涵、评价指标、评价机制等,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和工具,集中于发展绩效和宏观因素、结构因素、组织因素等影响因素关系的测量,从研究的切入点上看,大多集中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实证调查,没有深入探讨发展绩效与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发展实践区别于另一种发展实践的本质规定,是由发展实践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是发展实践内部的规定性。发展绩效是发展实践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数量规定性,或者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的规定性。研究发展绩效是认识和了解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精确化,研究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是认识和了解发展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一旦消失,发展绩效也就不会产生,发展实践也就不复存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维度,可以按照需要着重了解发展实践特定方面的质量,力求全面,真正把握多种复杂因素在内的统一体的发展实践。

发展实践是脱贫地区发展质量和发展绩效的统一。发展绩效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会改变发展实践的质,但发展绩效的变化幅度应当有一个数量界限或者波动范围,发展绩效超出了特定的限度,就会伴随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改变。发展绩效变化与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变化相互渗透,发展绩效变化是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变化的前提和准备,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变化是发展绩效变化的结果和必然,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发展绩效的变化,发展绩效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部分变化。当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发生变化时,新的发展实践正在萌芽,先是突破一点然后突破几点再到一条线一个面,发展绩效先是慢慢提升随后迅速提高,最终完成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飞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