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容性创新与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包容性创新与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是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与传统产业融合再造并进行生态创新与发展的新型工具及范式。“互联网+”包容性创新引导先进技术与脱贫地区高质量方式的跨界融合。“互联网+”包容性创新作为一个组织形态,既包括内部的运行结构,也包括外部系统的输入。图71互联网+包容性创新的联动机制“互联网+”包容性创新联动机制,强调在多个相互关联的事物中,当其中之一发生变化时,其他的也随之变化。

包容性创新与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近几年来,我国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发挥“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计算等技术的优势,深化农村发展。汪向东等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成为当前我国脱贫地区发展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引领石,也是新历史时期内取代传统扶贫路径的新思路,更成为脱贫地区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抓手。王军等认为,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创业”和“互联网+旅游”等方面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加倍乘数效应。“互联网+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在于其信息化优势,降低个体必要劳动时间,突破空间限制,打通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聚焦更多的网络节点,扩大网络规模以提高网络价值,进而降低个体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灵活性,进而将“互联网+”思维注入电商基因,赋予农民电商产权,盘活农业农村潜在生产要素培育,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实现脱贫地区发展弯道超车。司春芬等认为,“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有利于实现“互联网+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在互联网技术方面,互联网技术不仅解决了脱贫地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为脱贫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视角,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营造一个多元、开放的生态系统,以众筹、众创等共享经济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推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创业”等在脱贫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使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加倍的乘数效应。

“互联网+”是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与传统产业融合再造并进行生态创新与发展的新型工具及范式。“互联网+”是新时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或是实施社会知识创新的生产资料,是知识创新2.0实现的驱动力,也是新常态新业态下发展共享经济的本质。在脱贫地区发展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思维、技术等,根据BOP群体的愿望及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工作方式进行根本性转变。利用诸如大数据等使方式多元化、工作高效化,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工作扎实开展,实现脱贫地区发展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变革。

“互联网+”包容性创新引导先进技术与脱贫地区高质量方式的跨界融合。跨界让技术创新拥有坚固的基础,融合让大众智能在新领域发挥最大的优势。将“互联网+”融入包容性创新中,结合新兴行业发挥万众创新的智慧,以更开放的态度、更多元的角度推动创新实践的重塑、融合、碰撞。

信息技术创新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新经济和新产业共享模式的不断涌现,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互联网在充分利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具有共享、开放的优势,继续推进“互联网+”数字战略和创新服务模式,将帮助农民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互联网+包容性创新”通过对过去传统发展模式的溶解与创新,形成一个连接一切并且开放的生态系统,将开放、共享、平等的思想融入创新实践中,激励政府、企业、个人、公益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体现参与主体多元化、生态开放化、效果普惠性的特征。(www.xing528.com)

“互联网+”包容性创新作为一个组织形态,既包括内部的运行结构,也包括外部系统的输入。通过建立动态机制来加快内外部因素的互动与转化的动力系统有内外部之分。其中,内部系统的内生动力是核心,外源动力的驱动效应则较弱。“互联网+”包容性创新发展实践的每一环节都镶嵌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在特定的环境中镶嵌着内部和外部系统两部分。外部系统即输入、输出、反馈。外部系统不断输入BOP群体的需求,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将反馈信息进行整合,为公共产品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及时解决BOP群体的整体需求,并以发挥政策出口效用的外部系统为舆论反馈及监督的主要部分。以此形成“输入—整合—实施—反馈”的有序联动过程。内部系统主要是指包容性创新的各个主体及相关配套机制有效运转,关键在于主体的职责明确以及有效分工。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及个人作为多元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包容性创新战略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技术应用支撑的智慧平台(见图7−1)。

图7−1 互联网+包容性创新的联动机制

“互联网+”包容性创新联动机制,强调在多个相互关联的事物中,当其中之一发生变化时,其他的也随之变化。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包容性创新通常被看成一个各个抽象化主体的复杂元素交互过程,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运用互联网思维,立足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根据本地实际精确识别BOP群体及其需求,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及个人等多元主体依据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多样化包容性创新模式,以一种全面、持续、均衡、互动的方式,破除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