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环岛沙滩地貌动态及影响

海南环岛沙滩地貌动态及影响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5月—2014年12月环岛沙滩形态和沉积物变化的沿岸分布如图2-8所示。N1~N24在2014年6—8月期间的变化应该是由超强台风“威马逊”的登陆引起的,也就是说,台风的登陆对沿岸长度超过120 km的岸滩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又如以万泉河口为界,其北侧岸段的海滩沉积物粒度变化幅度较小、粒径整体较细,而其南

海南环岛沙滩地貌动态及影响

根据2013年5月、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4年8月和2014年12月共5次环岛岸滩剖面及沉积物调查,得到这些期间岸滩的变化情况,包括一次冬季—夏季(2013年12月—2014年6月),两次夏季—冬季(2013年5—12月,2014年6月—2013年12月),一次夏季台风前后(2014年6—8月)。如表2-1所示,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共有7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岛,其中超强台风“威马逊”在2014年7月登陆海南岛东南角,正好在两次调查(2014年6月和2014年8月)之间。超强台风“海燕”虽然比“威马逊”更强,但并没有在海南岛登陆,而是从海南岛莺歌嘴附近南面海域经过,经过海南岛时中心最大风速约为40 m/s,中心气压约为960 hPa。5次调查中,2013年5—12月期间有5个台风影响海南岛,2013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没有台风,2014年6—8月和2014年8—12月各有一个台风登陆。2013年5月—2014年12月环岛沙滩形态和沉积物变化的沿岸分布如图2-8所示。

图2-8 海南岛沿岸的水下坡度、最大潮差、年均波高、剖面方位角及2013年5月—2014年12月岸滩的滩面坡度、岸线、海滩体积和表层沉积物粒径的变化情况(Period1-4分别代表2013年5—12月、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4年6—8月、2014年8—12月)(www.xing528.com)

水下坡度总体在0°~2°范围内变化,大部分岸段的水下坡度在1°以内;从剖面N40~N88,即从万泉河口南侧至莺歌嘴的海南岛东南—南岸段,水下坡度偏陡且沿岸变化较大。昌化江河口(N105~N106)、海南角(N10~N11)、铜鼓岭(N24~N25)、鹿回头(N69~N70)和莺歌嘴(N88~N89)是海岸朝向的主要分隔点。相邻的两个分隔点之间的岸线朝向比较接近。

滩面坡度、岸线朝向(剖面方位角)和海滩体积这三个要素描述了岸滩的形态。从上述的4个时间段看,剖面N40~N70即从万泉河口南侧至鹿回头,是岸滩变化较为剧烈的岸段,与相邻岸段有显著的区别;在波高和潮差等水动力环境沿岸变化不大的背景条件下,这应该是由某种常在的固定因素引起的:该岸段平均水下坡度约为1.0°,而海南岛其余岸段的平均水下坡度约为0.4°,陡峭的水下坡度使波浪向海岸传播时能量的损失较少,从而对岸滩地貌造成更剧烈的变化。2014年6—8月,除了活跃的东南岸段,海南环岛岸滩变化主要发生在剖面N1~N24(海口湾至铜鼓岭),一致地表现为MSL以上岸滩体积的减小;滩面坡度则以N10(海南角)为分界,N1~N10滩面坡度减小,N11~N24滩面坡度增大;岸线的变化则更不明确,在同一个海湾内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进退交替。N1~N24在2014年6—8月期间的变化应该是由超强台风“威马逊”的登陆引起的,也就是说,台风的登陆对沿岸长度超过120 km的岸滩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环岛大部分岸段剖面的表层沉积物平均中值粒径变化幅度在2Φ左右,表现出沉积物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南渡江口以东20 km处至景心角这一岸段的沉积物粒度变化却很小,说明该区域沉积物来源及水动力条件的稳定性:研究期间虽然有台风从这一区域登陆,但南渡江的洪水携带入海的粗颗粒泥沙几乎没有扩散到南渡江口以东20 km外的岸滩,风暴浪也没有对该岸段的表层沉积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又如以万泉河口为界,其北侧岸段的海滩沉积物粒度变化幅度较小、粒径整体较细,而其南侧一直延伸到昌化江口的海滩沉积物粒径则在一个较粗的粒级范围发生大幅度的变化。除了大河河口两侧沉积物的分异,岬角两侧的沉积物粒度也会有较大的转变,例如陵水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