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时间

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时间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麦肯锡公司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清晰地展示了人们空闲时间的秘密。这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和25%。澳大利亚著名生物学家亚蒂斯,他成功地发现了第三种血细胞,同时也赋予了闲散时间以生命的神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时间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雷巴柯夫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我们每天重复无数遍,但是有多少人拿着那些看似几分几秒的时间在浪费呢?他们内心也渴望做点事情,但总是会说“时间不够用,等闲下来的时候再说吧”,事实上他们是把“空”的时间和“闲”的时间混淆了。不信你看,多少人在电脑前刷着微博、打着游戏,可就是找不到“空”的时间去做那些重要的事。

麦肯锡公司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清晰地展示了人们空闲时间的秘密。这份抽样调查表明:美国城市居民每周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钟;个人生活必须时间为10小时42分钟;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21分钟;闲暇时间为6小时6分钟。这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和25%。每一天人们都是这样度过的。十年来,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了69分钟,闲暇时间占到一个人生命的1/3。

中国人每天在电视前的时间是3小时38分钟,日本人和美国人每天在看电视上花费的时间分别是1小时37分钟和2小时14分钟。这次调查报告还显示,本科以上高学历的终生工作时间是低学历者的3倍,平均日学习时间为50分钟,收入是低学历者收入的6倍以上。

很多人都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成就高低,都是因为环境、机遇、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的,可事实却像爱因斯坦说得那样:“人的差异在于利用空闲时间。”

鲁迅先生从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他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所以他一生才能为我们留下六百万字的作品。你在喝咖啡,他在车上打盹儿,别人在读书写作,一点点的差别,但是积累时间长了,结果大相径庭。

澳大利亚著名生物学家亚蒂斯,他成功地发现了第三种血细胞,同时也赋予了闲散时间以生命的神奇。他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所以特意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制度,那就是睡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无论忙碌到多晚,哪怕是凌晨两三点钟,进入卧室以后也要读15分钟的书才肯睡觉。这样的制度,他坚持了整整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一千多本书,合计几千万字,医学专家终于变成了文学研究家。(www.xing528.com)

生活中最让人难过的事情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加知道时间的宝贵,比你更加努力。你看,但凡有点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把时间当成生命中最宝贵的事情,没有一个不为浪费时间而感到痛苦,更没有一个把重要的事无止境地往后拖。

Amy是一家公司的设计师,虽然工作任务不轻松,有时甚至许多设计方案都积压在一起,但艾米却从不慌张,都能从容应对。几年过去了,公司里的设计师来了一个又一个,但艾米却一直稳稳当当地占据着一把手的位置。

Amy说:“有时候真的很忙,但不管多忙,我都会在忙碌的时候合理安排一下时间,随时待命,见缝插针。闲下来的时候,我也很少玩游戏,自己在网上学习,翻看一些设计类的书,看其他设计师的排版和效果,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知识,不断充电。”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因为时间是死的,我们的思维却在活跃着。

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上网看微博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收发邮件;中午和同事闲聊的时间,完全可以闭目休憩一会儿;路上等车、坐车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听书……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只是看你是不是知道如何轻松地利用。

从现在开始,盘活你的零碎时间吧!你会给自己创造不一样的未来。记住:生命是时间累积而成的,零碎时间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要用心,任何时间都不会被浪费掉,积少成多就会让生命变得充实而厚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