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幕造型形态的逼真性:当代影视创意与制作研究

银幕造型形态的逼真性:当代影视创意与制作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银幕造型形态的逼真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很显然,这是指的造型形象的外在的、外部的形态特征,而从造型形象应反映客观生活、符合影片内容的角度来讲,就存在一种造型形象的内在真实性。美术师对场景、道具等造型形象的逼真感、外貌形态的逼真效果是苦心经营的,是为创作真实的、典型的环境,为影片的创作原则和美学追求服务的。

银幕造型形态的逼真性:当代影视创意与制作研究

电影银幕视听形象是通过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下来的光和声音的运动现象。

“电影这种仿真的记录机器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激发了观众记忆中的视听感知经验,从而造成一种幻觉,也就是一种似动现象,调动视听感知经验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记录的逼真性。”

电影银幕视听形象的逼真性,银幕上出现的视觉形象,场景空间的逼真气氛、逼真的运动效果、逼真的色彩空间、光线的现场感以及美术师对人物外部造型真实效果的刻意追求和营造是符合电影本性的,是符合电影这种仿真的记录机器所要求的,也正是时间与空间、声音与画面交叉、融合在一起的银幕世界之魅力所在。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银幕造型形态的逼真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很显然,这是指的造型形象的外在的、外部的形态特征,而从造型形象应反映客观生活、符合影片内容的角度来讲,就存在一种造型形象的内在真实性。外在真实与内在真实是如同外壳和内核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美术师对场景、道具等造型形象的逼真感、外貌形态的逼真效果是苦心经营的,是为创作真实的、典型的环境,为影片的创作原则和美学追求服务的。

影片《邻居》中,主要场景“筒子楼道”从设计构思、造型结构到布景制作、搭建和道具陈设处处体现了“不要粉饰、不要虚假、不要捏造,要真实、真实、再真实”的创作宗旨和美学追求。

在美术师提出的“消灭墙面”的设想下,极端注意景物细节的描绘和加工。你看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生活习惯布置起来的小天地,那自制的各色用具,那烟熏火燎、水溅油喷、儿童涂鸦的生活痕迹和岁月感,这种杂乱中有特点、拥挤中有规律的逼真生活景象十分贴切而集中地体现了十年动乱后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学生宿舍改为教职工住宅这一典型环境,也深化了主题,体现并强化了影片中所提出的“爆炸性的房子问题”的社会意义。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认识到,造型形态、视觉感受的逼真性,绝不是为逼真而逼真,而是为体现真实的内涵而做的一种艺术“包装”。另外,视觉感受的逼真,如实物般的逼真效果,不等于否定和排斥电影艺术家的主观作用。艺术家的主观意图、作品的主题意念、时代、人物、情节等应符合来源于生活的本质特征,达到作品艺术形象的内在的、本质的真实。从造型形象与生活的关系来讲,从现实生活到具有真实性的造型形象就是一个典型化的创作过程,不论其采用什么形式,只要是个别中显现了一般,在偶然中揭示了必然,就获得了形象的真实性。

造型形象的逼真感的形成主要是靠技术制作的逼真,物质材料的逼真,光线、色彩效果的逼真来达到的。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美术师在景物服装等的制作和加工上,为了达到表面效果、质感和纹理的逼真效果,提出要“老老实实地拜实物为师”和制作仿照物的要求。在龙珠街的凉茶屋、美容店、烧腊店等的装饰、制作方面使新旧店铺搭配、实景与布景组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又如电影《城南旧事》的美术师对布景搭建和制作上的细节、色彩效果予以特别关注,提出“首先要考虑‘像不像’的问题,其次再考虑美不美的问题”。

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电影中的布景总是真假相结合的。例如,在棚内搭置的四合院内葡萄架下的一场戏,因为塑料压制成的葡萄枝叶姿态和形象都不够逼真,而这场戏的镜头却又都是对准这些枝叶的,于是我想办法弄来了一些刚从梧桐树上锯下的嫩绿枝叶,把叶子修剪成葡萄叶的形状,以优美自然的姿势扎在葡萄架上,效果很不错。然而只拍了一个镜头,由于强光照射下叶子马上就萎缩了,我们又从枯枝的藤叶中找到尚存的绿色枝叶,喷上水,又挂上从冷库里买来的葡萄,最终获得了逼真的、良好的画面视觉效果。”

以上例子说明,景物设计和制作要符合剧情内容,符合生活规律,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只要真实可信,自然也就达到了美的境界。(www.xing528.com)

从电影美术的发展来看,设计观念和原则的更新,电影布景、道具、服装等的技术制作水平、材料、特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尤其是以高科技为标志的多媒体电子技术、数字化等的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并介入电影的制作,使银幕造型形象达到空前逼真的视觉效果。

100多年前科幻片的鼻祖乔治·梅里爱拍摄了《月亮旅行记》,在当时的条件下让观众吃惊地看到了月球的神秘景象,使观众耳目一新。乔治·卢卡斯称赞这部影片:“那是人类首次以活动的影像为媒介创造的非真实的‘真实’。”

美国导演卢卡斯本人以轰动世界影坛的科幻片《星球大战》,让观众身处在他奇思妙想的,由美术师和众多能工巧匠创造的神奇的、充满奥秘的“太空景象”里,坐在美术师们制造的宇宙飞船上在太空遨游,看到的是只有在梦幻中才能出现的一种真实的太空世界。实际上,这是一种非“真实”的逼真视觉效果。

科幻影片中的种种景物是美术师及各工种技师创造出来的,体现出美术师高超的设计和绘画技法,使影片达到了逼真、可信的视觉效果。

被电影界称为奇才的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侏罗纪公园》《大白鲨》和《第三类接触》等这类影片。

片中创造了1亿40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恐龙被称为“遗传工程的神话,史前生物的奇迹”。模拟制作的大鲨鱼外星人以及设计和制造的史前时期的场景、道具等都做到了无懈可击的逼真效果。这批影片的美术师、设计师、技师们无一例外地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或最佳艺术指导奖。这些银幕奇迹和具有魔幻吸引力的秘密就在于银幕活动影像的逼真性。

日丹的解释唯独忘记了电影美术的假定性,其实电影美术的假定性是很明显的。

第一,电影美术的假定性根源于电影,是电影假定性派生出来的假定性。

电影美术作为造型设计,场景空间的组织、构成形成具有时间和运动因素的空间造型,这是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概括,也是一种假定性。

第二,电影造型手段对场景、道具、服装、人物外部形象的造型都是经过选择、比较、概括、设计、加工创造的银幕造型形象,这是一种典型化、概括化的过程和结果,而绝不是对客观现实景物、人物的原样翻版,更不是复制。

第三,电影美术师设计处理造型形象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组装的、拼接合成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以假代真、真假结合的方法创造符合影片内容要求的银幕艺术形象。

总之,经过美术师的设计和构思,运用造型手段创造的场景、服装、道具、化妆、特技造型形象体现在银幕上的是一种如实物般的、无人为痕迹的逼真的视觉效果。美术师精心的设计、主观的意图和构思是隐藏在逼真的造型形象之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