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凤桥酱排骨:鲜嫩多汁,色泽红亮

三凤桥酱排骨:鲜嫩多汁,色泽红亮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食杂谈三凤桥酱排骨,从问世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为无锡著名的三大特产之一。关于三凤桥酱排骨,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一个与活佛济公有关。

三凤桥酱排骨:鲜嫩多汁,色泽红亮

美味指数:

三凤桥酱排骨,俗称“无锡肉骨头”,是无锡著名的三大特产之一,其特点是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甜咸适口。

美食杂谈

三凤桥酱排骨,从问世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为无锡著名的三大特产(惠山泥人、三凤桥酱排骨和清水油面筋)之一。

关于三凤桥酱排骨,有很多传说,其中有一个与活佛济公有关。传说很久以前,活佛济公来到无锡城。他走进一家熟肉铺,向店主讨钱,店主对他说:“要钱没有,就给你块肉吃吧。”于是,便提起一块熟猪肉递给他。济公接肉就吃,吃完了又向店主要,就这样吃了要,要了吃,终于惹得店主不高兴了。店主说:“肉都给你吃光了,我明天还卖什么呀?”济公爽朗地回答道:“卖骨头呗!”说罢,就从破蒲扇上拉下几根蒲筋,裹起几根啃剩下的肉骨头交给店主,并对他说:“用这几根蒲筋和肉骨头一同烹煮,我吃掉的肉就会加倍奉还给你的。”店主听他这么说,将信将疑。次日清晨,起来烧肉时,店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济公交给他的蒲筋和骨头放入锅里煮烧,很快便从锅里散发出一股扑鼻的肉香。取出一尝,肉质酥烂,鲜香浓郁。邻居们闻讯也前来围观,并纷纷品尝,无不觉得异常鲜美。从此以后,这家肉铺就开始经营起肉骨头生意。

事实上,三凤桥酱排骨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当时无锡南门莫盛兴饭馆为了充分利用剩下的背脊和胸肋骨,加调味作料,煮透焖酥,起名为“酱排骨”,当做下酒菜出售。1927年,慎馀肉庄(三凤桥肉庄的前身)对肉骨头的烧制技术作了改进,味道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后来随着无锡的发展,外地游客增多,三凤桥酱排骨就变得越来越有名了。

评价·推荐

三凤桥酱排骨以猪肉肋排或草排为主料,辅以八角桂皮等多种天然香料,采用独特的烧制方法,烧制出的排骨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滋味醇真,甜咸适中,令无数食客闻之垂涎。

推荐(www.xing528.com)

三凤桥肉庄地址:无锡市崇安区中山路240号

美食DIY

食材:猪排骨5000克,酱油50克,绍酒125克,白糖25克,葱结、八角、姜块、桂皮各2克,盐10克

制作:

1.将排骨洗净,剁成大小适中的块,用盐拌匀,腌制12小时左右。

2.将腌制好的排骨放入铁锅内,加入清水浸没,用旺火烧沸,捞出洗净;将锅里的汤倒掉,放入竹箅垫底,将排骨整齐地放到竹箅上。

3.在锅中加入绍酒、葱结、姜块、八角、桂皮,舀入清水适量,盖上锅盖,用旺火烧沸,加入酱油、白糖,盖好盖;转中火烧至汁稠,食用时改刀装盘,浇上原汁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