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行为取向的道德发展理论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行为取向的道德发展理论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以斯金纳为代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主要观点如下。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学:行为取向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早期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过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无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主张,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因而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部,有的隐藏在内部,但在华生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他有一句著名的论断:“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从1930年起,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设计了一个实验设备箱,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老鼠开始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作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应用于儿童的道德发展,并发展了行为主义的道德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的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主要观点如下。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正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2.交互决定论(www.xing528.com)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他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进行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这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他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第五,情景条件,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