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及预防控制

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及预防控制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相对较多,常见的虫媒病毒性疾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黄热病、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基孔肯亚出血热、寨卡病毒感染等。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乙类传染病。蚊子叮咬带病毒的牲畜后再叮咬人而发病。蜱虫寄生在上述动物体表,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人,导致人感染SFTSV。

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及预防控制

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相对较多,常见的虫媒病毒性疾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黄热病登革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基孔肯亚出血热、寨卡病毒感染等。本节以感染控制的角度,选取以库蚊为传播媒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登革热、以蜱为传播媒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例,讲述其预防控制措施。

图4-15 库蚊

流行性乙型脑炎

随着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较前明显下降,但在每年的夏秋季节,仍有散发,多为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乙类传染病

一、病原学特点

乙型脑炎病毒对温度、乙醚和酸等常用消毒剂敏感,100℃ 2min或56℃ 30min可灭活,但耐低温及干燥,用冰冻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二、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动物中的家畜,如猪、牛、马、羊、犬等,其次为家禽,如鸭、鹅、鸡及鸟类可感染乙型脑炎病毒,但猪感染率相对较高。传播媒介包括库蚊、按蚊、伊蚊,我国主要为带喙库蚊。蚊子叮咬带病毒的牲畜后再叮咬人而发病。患者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三、感染防控,加强传染源的管理

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有条件者可对猪进行疫苗注射。

隔离患者至有防蚊、灭蚊措施的病房中。

医务人员防护为:基本防护。

1.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医用口罩

2.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原则。

四、防蚊和灭蚊

室内,尤其病房内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室外可使用6.8%氯氰菊酯及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水乳剂等按比例兑水喷洒、5%倍硫磷杀虫颗粒剂等消灭蚊虫滋生地。

五、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接种对象为6个月~10岁儿童,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天,6~12个月龄每次0.25mL。1~6岁0.5mL。7~15岁1.0mL。16岁以上2.0mL。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

图4-16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病(SFTSV)是一种以蜱虫叮咬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2周,被叮咬者会出现发热、乏力、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减少等症状,蜱虫是一种嗜血性寄生虫,可作为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蜱虫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充血、水肿、 急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www.xing528.com)

一、病原学特点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初步试验显示,β-丙内酯4℃24h或甲醛4℃7日可完全灭活SFTSV。

二、传染源、传播媒介及传播途径

SFTSV在自然界中可感染牛、羊、狗、猪、鸡、黑线姬鼠等多种动物,被感染的动物为重要的传染源。患者可作为继发性病例的重要传染源。蜱虫寄生在上述动物体表,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人,导致人感染SFTSV。

三、预防控制

1.加强病例管理,降低传播风险。一般情况下无需对患者实施隔离,但有出血表现者尽量安排单间隔离,由于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对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患者时,尤其是患者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患者血液直接接触。

医护人员的防护:戴工作帽、外科口罩、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若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屏、鞋套,以防止病毒的侵袭。

2.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识水平,积极、广泛地宣传疾病防治和蜱等媒介的防治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最基本的预防常识从而有意识地去保护自己,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手段,使公众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避免疫情发生后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3.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传播媒介密度应当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环境清理,必要时采取灭杀蜱等措施,降低生产、生活环境中蜱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图4-17 伊蚊

登 革 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体特点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min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 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传染源、传播媒介及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三、预防控制

1.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病例的诊疗水平,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及早隔离,并加强过境卫生检疫。

2.对患者进行防蚊隔离,病室中配有防蚊虫、灭虫设施,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h以上可解除隔离。

3.建立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系统,采用诱蚊等方法,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针对媒介种类,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杀灭幼虫,持续稳定将伊蚊密度控制在不能引起流行的范围内。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集会,减少人群流动,加强个人防护,防止伊蚊叮咬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