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汪妈妈的故事:一头水牛撞死了他父亲

汪妈妈的故事:一头水牛撞死了他父亲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汪妈妈眼圈一红,泣不成声地对我说:“彭老师,我的命苦哇!在曙光读初二那年,他父亲就被自己家的水牛撞死了。”她擦了擦眼泪,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吃过早饭,曙光他爸热得汗水直流,就脱了衣服到牛圈去,准备把家里喂的一头水牛牵到坡上放牧。医生说,他胸部的多条肋骨被这头水牛撞断,连肺都被牛角顶了个窟窿,其状惨不忍睹。汪家人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

汪妈妈的故事:一头水牛撞死了他父亲

高92 级五班除了多数学生考上大学之外,另有五六人考入中专。当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些家长要表达一下对班主任的谢意,邀我做客,我总会婉言谢绝,因为教书育人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的天职,不想给家长另添麻烦。不过,我还是接受了一个考上中专的学生——汪曙光的母亲的邀请。

汪曙光家在离县城五六十里的葛兰镇,是农村的特困户。为了节省路费,他上学时很少回家。因此,进高中不久我就留意到他,经常帮他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解决遇到的问题,自然师生情谊更深一层。现在他渡过了难关,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我应该前去庆贺,也为他的家人添乐助兴。

这天,我和丈夫顶着炎炎烈日,坐公共汽车直奔汪曙光的家。汽车摇摇晃晃地在乡村公路上前行,我不由得想到关于他的一些往事。

高一时第一次开家长会,来参加的家长大都四十岁左右。但有一个妇女却显得很苍老,不像是学生的妈妈,倒像是孩子的外婆。我走到她跟前,轻声问道:“你是……”她告诉我:“我是汪曙光的妈妈。”我感到很吃惊。自此,这位“妈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家长会后,我特意留住了她,想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情况。她对我说:“我们家里最先有三个孩子,都是女娃,想要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可就是不如愿,这令全家一直焦虑不安。”我当过知青,耳闻目睹农村中很多关于孩子的这类事,完全能够体谅到这种心情。她继续说道:“又过了几年,老天终于开恩,才有了现在这个儿子。由于家中全靠种田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两个姐姐小学毕业后都没有再读书。三女儿成绩好,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可这时小儿子正读初中,家里确实无法同时负担两个孩子读书。我一横心不让老三读了,就保这个儿子读出来。为这事,三女儿在家里不吃不喝哭了两天,我们当爹妈的也心痛,实在没有办法呀!”

我问:“汪曙光的爸爸在做什么?他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吧。”汪妈妈眼圈一红,泣不成声地对我说:“彭老师,我的命苦哇!在曙光读初二那年,他父亲就被自己家的水牛撞死了。”

怎么回事?水牛撞死自家的人?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擦了擦眼泪,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那是一个盛夏的早晨,久旱未雨,闷热难当。吃过早饭,曙光他爸热得汗水直流,就脱了衣服到牛圈去,准备把家里喂的一头水牛牵到坡上放牧。不知那水牛是晚上热昏了头,还是早上饿坏了,也可能因为他爸光着上身水牛不认识了,刚把水牛牵出圈,那头水牛突然用头把他猛然撞倒在地。这时他爸本能地拼命想逃,可这头牛像发疯一样,用牛角死死顶压住他的身体。

听到他爸凄惨的呼救声,屋里几个人赶紧跑过来,好不容易才把这头牛控制住。只见他爸躺在地上满身是血,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医生说,他胸部的多条肋骨被这头水牛撞断,连肺都被牛角顶了个窟窿,其状惨不忍睹。

我终于知道这个母亲为何看上去如此苍老,原来这些年来是她一人在支撑这个家,太不容易了!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期望,使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暗暗决定要帮扶这个孩子。

转眼三年过去,在艰难困苦中孩子终于完成高中学业,考上了中等专业学校。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为他的妈妈感到欣慰。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他们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想对我的学生汪曙光说:“老师了解你在这三年中的困难和付出,现在的成绩是对你刻苦努力的肯定;你的前途光明灿烂,希望你再接再厉,用更好的成绩和实际行动,回报为了你含辛茹苦的母亲和辍学的姐姐!”(www.xing528.com)

大约坐了一个小时汽车,我们来到葛兰镇街上,汪曙光和他的一个姐姐已经在那儿等候我们。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走着乡间的小路,约莫半小时光景就到了他家。

汪家人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房屋虽显破旧,但一家人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辛劳的母亲为儿子牵肠挂肚的愁容已经不在,今天见到的是饱经风霜的她苦尽甘来的笑脸。她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旁的三个姐姐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五张方桌在院坝里摆开,欢乐的气氛笼罩着这个贫困的家。席间,亲朋好友你一言我一语,有由衷的感谢,有真诚的祝贺,更有谆谆的嘱咐。我悄悄塞给坐在我身旁的汪妈妈两百元钱,算是老师的一片心意。

班上最困难的学生终于踏上美好的前程,特别令人高兴;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也算了却一桩心事。是啊,那时候一个农村学生要想跳出“农门”,唯一的路就是读书。无论是考上大学还是中专,学生全家甚至全村都觉得特有面子,当然值得庆祝一番。

回来的路上,我又想起早年一次相同的往事。1980年我在四中工作时,教初三一班的化学,这个班上的学生王小蓉也考上了中专。为答谢老师,她邀我到她家做客。那阵儿我和丈夫刚结婚,正度蜜月,于是领着他一同参加。

趁此机会,我带丈夫去体验一下农村待客与城市的不同之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又有了当知青的感觉,但心境却有天壤之别。那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目的是接受好贫下中农再教育。如今,我已经成为一个人民教师,现在又有了丈夫,可以说是成家立业了,心情自然像蓝天上的白云,愉快地随风飘荡。我和丈夫情不自禁地开怀大唱:“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鸟儿展翅飞翔,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我们依照家长给的地址,朝着王小蓉家的方向走。这时前方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不用说这声音就是她家传来的。走到她家的院坝里,王小蓉的父母像迎接贵宾一样,拉着我的手把我们引进堂屋。

堂屋是农村接待客人的正式场所,在这里接待客人,能够显示主人的真诚和热情好客。走近堂屋,只见大门门框上贴着一副鲜红的对联,上联“书山高峻顽强自有通天路”,下联“学海遥深勤奋能寻探宝门”,横批“宏图万里”。我不禁赞叹主人家中的才气,王小蓉的爸爸笑答:“我哪有那么大的学问!这是我从县上书店买来的。不过我也喜欢各种对联,朗朗上口,寓意深刻。”人们常说女儿像父亲,难怪王小蓉初中期间各科成绩优秀,而语文方面更胜一筹,还在学校“我的理想”主题演讲中得过奖呢!

农村的宴席,朴实而喜庆,没有大型餐馆高大上的菜品,却是名副其实的美味佳肴。大盘的肉、大碗的菜,热气腾腾的饭和汤。饭桌上,人们推杯换盏,猜拳喝酒,笑逐颜开。这是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第一次分享学生成才带给家庭的喜悦。特别是我带着新婚的爱人,在众人面前接受别人的谢意,感觉别样的开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