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溪边汪:渔猎高手的起源故事

溪边汪:渔猎高手的起源故事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街镇溪边汪始祖为汪吉,登明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举人。常与水打交道的溪边汪人更是渔猎高手,溪边汪祖上秉承远祖缘于汪芒水泽的谋生技能,不仅熟谙捕捉一般水中鱼类,更能熟稔捕捉龟鳖类水陆两栖鱼类。听老人讲,溪边汪的渔人是上下山处最厉害的,这大概是祖先留传的基因吧!难怪他们连村名都要带水称“溪边汪”,应是不忘饮水思源之故。

溪边汪:渔猎高手的起源故事

花街镇溪边汪始祖为汪吉,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庚子科举人。汪吉的祖上汪泽任金华县令,后有汪文盛者从金华迁永康,汪吉再从永康迁到这里。

溪边汪地处丘陵地带,没有大的河流通过,只有三五米宽的小水坑,可为什么村名要称“溪边汪”呢?这还要从汪氏的起源说起。

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有一个人物叫防风氏。他是巨人族的首领,有三丈三尺高,力大无比。他帮助尧、舜、禹三朝治水,功高盖世,建立防风国,守封、禺两山。汪芒国在今浙江湖州德清下渚湖一带。封山之阳有湖曰风渚,湖分上下,上为上渚,港汊纵横迷离,汀渚星罗棋布;下者下渚,湖面广阔,汀渚甚多,水涨汀没,水落渚现,湖荡四周多芦苇。防风建屋在湖中豸山一个方圆几十丈的渚洲上,统领着散布于山麓和汀州的几百户族人,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深入其中,犹处汪茫之地。因此,改姓汪。

到了大禹时期,禹召各地诸侯到绍兴会稽山会盟,商讨治水之策,防风首领因抗洪耽搁,未能及时赶到会稽,竟被大禹杀了。禹杀了防风后很后悔,不久为他平反昭雪,并亲自拜祭。到了战国时代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打散,一部分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汪芒氏人因身材高大,志向高远,素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提鳖”的豪气。

一天,族人报来有小孩被老虎叼走,族人聚众前往救人,却发现有一位10来岁的小姑娘与一群老虎徒手搏斗,把老虎杀死,救下了虎口中的小孩。原来,这小姑娘就是防风首领10年前被大风刮走的小女儿。这个故事说明汪氏人不仅善于治水,也是狩猎高手。(www.xing528.com)

常与水打交道的溪边汪人更是渔猎高手,溪边汪祖上秉承远祖缘于汪芒水泽的谋生技能,不仅熟谙捕捉一般水中鱼类,更能熟稔捕捉龟鳖类水陆两栖鱼类。

听老人讲,溪边汪的渔人是上下山处最厉害的,这大概是祖先留传的基因吧!难怪他们连村名都要带水称“溪边汪”,应是不忘饮水思源之故。

(周天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