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3.0时代的重新定义

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3.0时代的重新定义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有多少年教龄,还是有特级教师头衔,都有可能成为不合格教师。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要求”所有教师无一例外地拥抱新技术,从任务驱动开始,为教师设计了技术支持学与教方式改变的每一步台阶。在这样的共同学习中,甚至让原本已被认定为专业发展没有上升空间的教师找到了新的专业生命力。教学资源、使用资源的工具和人都在重新洗牌,教师的概念也在被重新定义。

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3.0时代的重新定义

新技术取代和发展了很多教师的工作,教师这个群体虽然不至于面临失业,但是如果不学会使用新工具、不接受使用新工具的新理念,这类教师会面临失去饭碗的风险。

当今这个时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无论有多少年教龄,还是有特级教师头衔,都有可能成为不合格教师。他们必须以智慧和勇气来直面挑战。

能够使用好新工具并非易事,教师要具备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但前提必须更新观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落差,教育自然地被简单定义为知识的传输过程。而真正的学习,不仅涉及知识,还包含技能和动能(态度),并且还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忽视对学生心态的认知,没有激发其学习的热情,知识就会像货物一样从教师的黑板到学生笔记之间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生命和灵魂绕开师生的大脑,成为没有意义的过客。

当今世界,网络早已打通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甚至打破学习层次和等级壁垒,大大扩展了学习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成长的学生,走进教室时已经远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拥有丰富而杂乱的知识和资源,而知识的广度还不及学生的教师面临巨大挑战。(www.xing528.com)

教师不再是智者的身份,知识丰富的优势荡然无存,教师只能是一个向导,可被挖掘的新的竞争力之一是鉴别能力。教师要在纷繁复杂、良莠不一的教学资源中,帮助学生甄别、挑选,引导他们如何发现并接受优质的知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化为学生心智成长的“营养师”。

技术为教师主动的革新提供了各种可能。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校、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的教师等都开始用“同伴式学习”的方法,在自己讲授后,让学生分组互相教学,结果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更好。上海市闸北八中开始使用“微讲座”(micro lecture)的方式,重组教学,把需要灌输的教学内容录成微讲座上网,课堂时间集中于讨论、实验、小组作业等。网络教学,使以前做梦都想象不到的一些教学方式成为可能。

技术可以为勤于学习的教师提供更大的平台,也会使不思进取的教师倍感困惑。2007年以来,iTunesU上的教学视频,被下载了7亿次之多。随着这类免费教学视频的不断增加,一些有效使用它们的优秀教师必将脱颖而出,影响全球的学生。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要求”所有教师无一例外地拥抱新技术,从任务驱动开始,为教师设计了技术支持学与教方式改变的每一步台阶。在这样的共同学习中,甚至让原本已被认定为专业发展没有上升空间的教师找到了新的专业生命力。

这是一个被技术所改变的时代,包括改变教育者。教学资源、使用资源的工具和人都在重新洗牌,教师的概念也在被重新定义。技术的发展变化,既给教师增加生存难题和新的对手,又引起学生对未来的展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从核心深处引发教学过程的变革。其间,不知藏了多少机遇,等着有心的教师去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