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核心:走进学校3.0时代

学校文化核心:走进学校3.0时代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到哪里去了说学校的核心是文化,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废话,学校就是出文化的地方,难道还会没有文化?学校里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不假,然而,知识和文化是两个概念。不知道这位学生是哪所大学和中学毕业的,应当成为学校的耻辱,也是学校教育缺少文化的实证。

学校文化核心:走进学校3.0时代

仲满当了30年校长,快退休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总喜欢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绿色葱郁、宁静美的校园,回想起30年前保卫学校的激烈交锋,恍如梦境。

现在的学校,早已没有了围墙,但依然是一块圣地。历史上神的形象树立和保持,是因为距离遥远,让凡人窥不见其真容,便以想象来补充,使其愈发神秘。高高在上的教堂、悠远深邃的庙宇,再加上高大的围墙相隔,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增加神秘感。其实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是如此,当知识被高高在上地放在神坛上供人祭拜时,它的神秘性会养活和庇护为之服务的大批平庸无能之辈,而使知识的本质被扭曲、教育元认知被忘却。殊不知,神是人创造的,而非神创造人,当神走近人类时,即人类智慧的升华达到极致,其交汇点不在教堂,也不在庙宇,而在教育3.0时代的学校。

科学技术已经发达到可以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例如,减肥、锻炼身体,可以不离开办公室,甚至不需要传统的体育器材,就能达到目的。仲满的办公室中就有一套穿戴运动装置,它看上去就像紧身衣,穿上后可以锻炼全身任何部位的肌肉,甚至肺活量也可以锻炼,同时可以读书、写文章,做任何案头想做的事。但仲满从来不用它,他宁愿每天早晨到操场上跑步,与其他早锻炼的教师、学生和市民打招呼。他认为锻炼的乐趣在这里,本质也在这里。那个穿戴装置再好再有效,也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哪怕是擦身而过的喘息声和无声而快乐的眼神交换,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幸福。仲满担心,人类科技再发展下去,会扼杀掉人类从起源时就拥有的本能与天性。如果失去人的本性,还能叫人吗?在机器人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时代,人与机器人是否越来越接近?是否有一天会不分你我融为一体?那是可喜还是可悲?尤其对教育而言,装入芯片就能掌握所有知识,很多复杂的思维都让计算机来做,教育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但是,仲满本能地意识到,如果到了教育没有存在价值时,那么人类还有多少存在价值?他想,是不是又到了需要保卫学校的时候?还是我落伍了,像30年前那些堂吉诃德式地保卫学校的校长一样。

仲满59岁生日到了,每年的生日那天他都要到学校待一天。他从来不想过生日,到学校是为了躲避家人给他过生日的企图。每年这天,都有几位关系特殊、当然也知道他不过生日的人来陪他喝茶聊天。这些人包括他的长子仲贤和颜超、端木人杰、曾伟等远客,也有已经退休多年的鲁老师和韩翰老师,还有已经回国工作的燕歌。他们走到室外,围坐在露天草地上几个圆桌边,仲满把他最珍爱的那套功夫茶具拿出来,亲自泡茶。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茶具如何现代化,人类喝茶的习惯和程序都无法改变,泡茶的过程也无法简化,尤其是这种泡茶和品茶的乐趣更无法替代。

仲满把第一杯茶递给身边的鲁老师,说:“我知道今天您为什么来。我欢迎您天天来,但是不要因我的生日而来。”

已退休多年的鲁老师说:“你以为我是为你的生日来的?我只是想找个借口回学校看看,在校园里感受一下、回味一下。人老了,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想在校园里坐坐。我是不信宗教的,可是怎么感到学校对我来说像是一个精神的归宿。”

燕歌说:“鲁老师说得既对又不对。我还没有老,可是也想经常回母校走走看看,尤其是在不是校庆日和其他大型活动的日子里,来感受校园里宁静的气氛和空气中流动的记忆。你看这校园里的建筑雕塑,它们既是学校的历史,又记载了我们的青春,还预示未来的美好。学校对人生的影响我是年纪越大感受越深,所以我能理解鲁老师的心情。”

这时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纷纷参入谈话。一位和鲁老师年纪差不多的老人说:“仲校长,我想为学校做一件事。”

仲满与这位老人很熟,他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毕业时间比仲满当校长时间还要早。仲满问道:“您想做什么事?”

“我想捐一笔钱,为你做一尊雕塑放在校园里。”

仲满诚惶诚恐地说:“这个就不必了。我对学校有再大贡献,也是时势所造就的。您如果愿意捐款,我倒有一个想法:建一个校史陈列馆怎么样?钱不够我们大家来捐。”

仲贤说:“我不赞成专门建一个校史陈列馆。”

“哦?”仲满看着儿子说,“说说你的想法。”

“我建议让校史陈列在校园中。把学校的代表性人物、事件、文化内涵、特征等用雕塑、碑刻、建筑,还有植物等形式分布在校园里,让人们在校园里漫步时,无论是不是本校毕业生,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并接受其感染。”

大家一致赞成仲贤的建议。一位靠树站着的中年妇女说:“仲校长,我想让儿子住校一段时间,可以吗?”

“为什么?”

“他最近有些沉溺于电脑游戏,整天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我想让他多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他在人生评估平台上得出的建议也是这样。”

“他愿意住校吗?”(www.xing528.com)

“我想和您一接触他就会愿意的。”

仲满哈哈大笑说:“我哪里有那么神奇。”

中年妇女说:“不是你神奇,是学校神奇。如果刚才说的把校园变成校史陈列馆,我相信孩子来了就不愿意离开。”

仲满想到早晨自己对学校存在问题的疑惑,知道自己是因年纪大了而杞人忧天,学校的生存根本就不存在危机,而且还会成为人们生命中的依托和归宿,成为人类灵魂的栖息地、走向未来的出发地、保卫自己的根据地。他想,该到交班的时候了。

当了一辈子中学校长,仲满才发现对每个学生的人生来说,中学比大学更重要。

(1) 文化到哪里去了

说学校的核心是文化,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废话,学校就是出文化的地方,难道还会没有文化?

其实学校未必都有文化。学校里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不假,然而,知识和文化是两个概念。尤其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来说,从高等学府里出来的学子未必都有文化。

前几年发生在上海浦东机场一个事件就是证明。一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孩子,因为母亲没有满足他索要金钱的要求,便捅了母亲数刀,致使母亲重伤住院。母亲辛苦打工数十年,挣钱供养他读书到留学有成,没想到收获的竟是这样的苦果。很多人都问:这么多年所读的书到哪里去了?殊不知,这些年的学校教育没有教他如何做人,只传授了非常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就算他拥有硕士、博士学位,他的人格还是有缺陷的。他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没有做人最基本的文化素养。这种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不知道这位学生是哪所大学和中学毕业的,应当成为学校的耻辱,也是学校教育缺少文化的实证。

在中国经济快速腾飞之时,学校也快速增加和扩张,致使传统学校保留下来的文化逐渐被稀释,来不及继承传统文化和产生新的文化。学校把知识当作商业时代的一件件产品,在书本—人脑、人脑—人脑、人脑—书本之间原封不动地搬来搬去,没有经过人脑的消化和再加工而产生新的知识,更没有把知识当作文化的载体来理解,从而导致文化贫血,使人人都认为富有知识的学校变成文化的沙漠

那么,文化被很多学校丢失了,丢到哪里去了呢?连学校都缺少文化,还有什么地方能保留文化?文化会消失吗?

当然不会消失。这里还有一个相反的例证。

这是某徽学专家的亲身经历。数十年前他在安徽省黄山市挂职。黄山市位于闻名遐迩的古徽州地区,以我国三大显学(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的徽文化而备受关注。在徽州可谓家家有读书声、处处皆文化,村外的蛙鸣似乎都富有诗词的韵律,田里的庄稼好像也合乎规范和礼仪,一点都不夸张。这位徽学专家在一次下乡采风时,遇到一位老太太。在和老太太交谈中,身为安徽大学教授的专家不禁目瞪口呆。他感到老太太所说的各种礼仪、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在大学里完全可以开一门礼仪课程,老太太当个礼仪学副教授绰绰有余。老太太后代说,她实际上一个字都不识,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庄,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这些道理。有邻居说,不对,她一辈子到过三个村庄:她出生的娘家村庄,并在那里成长到出嫁;出嫁时为了风光,坐着轿子经过了一个村庄;再加上现在生活的婆家村庄。专家震惊之余,开始思考起来:文化在民间口口相传,在父与子、母与子之间代代相传,在浸染了儒家思想的土壤中默默地酝酿和生长,为什么在学校里反而会流失呢?

(2) 文化的归来

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自古以来,知识传授一直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活动。但是,知识传授并非育人的全部,学校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切身需求,使孩子学会融入群体,认识自己和社会,了解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学会选择与价值判断,要帮助孩子养成自省的习惯,点燃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动力与热情,养成独立的人格、善良的内心、优雅的举止……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需求,应当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学校教育绝不仅仅是让学生将几本教科书烂熟于心,而更应促进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让今天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幸福、文明、科学。

前不久,郑州大学设计院客人到上海找笔者,说要看两所最现代化的学校。笔者说,上海的学校要看建筑很简单,格致中学、上师大附中就很好,你想要看什么样的学校?他们说要看走班制学校。笔者说走班制学校没法看。你要搞走班制,关键是理解其精神内核。教育局委托你造的是建筑,你应该考虑:你的建筑有没有灵魂?背后有没有解决教育理念问题?走班制的内核是主动性和个性化,与之相关的教育设备的差异性、现代化,你有什么技术支撑?我们一谈教改就离不开走班制,殊不知这只是一种制度,而其背后蕴含的是文化,你的建筑能体现其文化内涵吗?实行走班制,以班级授课的形态基本上冲散了。那么,还要不要开大讲座?要。那么需要容纳几百人的大教室。小的三五人,开展课题讨论,一小间办公室就足够了。在建筑格局、功能上都会发生变化。

中国大部分学校都是一种格局:(1)有标准化教室。坐五十人,有黑板、讲台等。(2)标准化实验室,有水管、电、插座、工具等。图书馆也是。为什么多年不变?原因是设计者推崇标准化建设,就意味着缺乏个性。他们到上海先找到同济大学,人家说学校就这么做,都是一成不变的,想变就不是学校。这就是中国很多建筑没有灵魂的原因。作为建筑师,设计哪个行业的建筑,就必须懂哪个行业的文化,建医院得懂医学,设计学校和图书馆就得懂教育,设计教堂就得懂宗教。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知识单一化,搞建筑只懂力学、结构,再学点美术的皮毛,然后一味追求外观奇特。在大学里知识割裂现象尤其严重,所以带动中学也产生割裂。

美国教育学者菲利普·曼纳曾说,一所好学校与学生的穷富、昂贵的运动场、巨额的捐赠、时髦的制服、名誉校友几乎无关。造就一所好学校的是一种全体成员共有的情感——“他们的学校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这种情感来自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