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5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报告:借鉴与启示

2015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报告:借鉴与启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农业保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最活跃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积极推进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产品的研发,进行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各类产品创新,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作物制种、海洋渔业保险等重点蓝海板块的产品发展,是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不断适应农业新发展、农村新变化、农民新需求的大势所趋。

2015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报告:借鉴与启示

我国农业保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最活跃的农业保险市场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养殖业保险和森林保险业务规模居全球第一。然而,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相对短暂,在发展路径、运作模式和监管方式上还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运作体系和制度设计对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保障,确保农业保险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为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深度参与的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特别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保障。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国家大都制定了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对开展农业保险的目的、性质、程序、经办机构、补贴优惠政策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201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农业保险法规——《农业保险条例》,但具体配套规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同时,农业保险法规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修订完善。

(二)强化政府引导推动,持续提高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深度参与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保险覆盖面已达45%,三大口粮作物保险覆盖面达65%左右,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国际经验表明,农业保险不仅是风险管理工具,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国际上发达国家均对有财政补贴的农险业务高度介入,从补贴比例、经营资格、产品开发与管理、查勘定损、再保安排、大灾风险分散、差异化监管等方面都进行了细化规定,从而有效保证了该业务的推进与功能发挥。目前,我国农险业务各级财政补贴比例高达80%,有财政补贴的农险业务占比高达97%,下一步,如何对财政补贴尤其是中央财政补贴型险种的市场经营资格标准、产品开发与管理、示范性条款制定、费率公平性审查等方面进行监管,如何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抓手、协调处理好相关政策的关系、保证农业保险应有政策效果的发挥,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均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与工作的重点。(www.xing528.com)

(三)积极探索产品研发,不断创新农业保险产品。产品是农业保险落地的重要抓手,国际上主要农业保险国家均非常重视对农险产品的研发创新。虽然我国目前农险产品总量很多,但总体来看同质性较强,基本都属于保成本的产品,近年才逐步开发了少数气象指数、价格指数产品以及产量保险等创新性产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保障更充分、风险覆盖更广泛的农险产品需求日益凸显。积极推进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产品的研发,进行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各类产品创新,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作物制种、海洋渔业保险等重点蓝海板块的产品发展,是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不断适应农业新发展、农村新变化、农民新需求的大势所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