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戏曲史简编:申遗成功,硕果累累!

酒泉戏曲史简编:申遗成功,硕果累累!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初期,一小撮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纠集一部分地主恶霸逃到当地的南山当土匪,时常骚扰民众,对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危害。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层层审查报送,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敦煌曲子戏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颁发了证牌。同时,肖得金老艺人还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敦煌曲子戏传承人”,并颁发了证书和纪念牌。

酒泉戏曲史简编:申遗成功,硕果累累!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可知在敦煌曾经流传的曲子戏有50多个,绝大部分是传统小戏,如《老少换》《闹书馆》《小放牛》等。还有一部分是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一些民间艺人根据当时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自创自编的,如《刘伙计算账》《打南山》《送余粮》。1949年敦煌解放以后,穷人翻身得解放,情绪非常高涨,当时艺人们创作了《刘伙计算账》,反映了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做主人的情况。解放初期,一小撮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纠集一部分地主恶霸逃到当地的南山当土匪,时常骚扰民众,对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危害。人民解放军穷追猛打,将隐藏在南山的土匪一网打尽,彻底消灭了反动势力,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欢迎,为了表达人民的心声,艺人们创编了《打南山》这个节目,深受群众的欢迎,几十年来一直在敦煌传唱。

现收集到的曲子戏剧本共有47个,根据老艺人的回忆,现已失传的有《李亚仙刺目》《渔耕读樵》《大上吊》《放狐》等曲子戏。1978年收集民间音乐时,由于条件所限,又没有良好的录音设备,所以好多曲子戏未能完整地录制下来。记得当时已经70多岁的老艺人王吉还能完整地演唱《李亚仙刺目》,由于当时主要是记录曲子戏的唱腔和音乐,而忽视了剧本的整理,所以这次机会的错过,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www.xing528.com)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层层审查报送,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敦煌曲子戏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颁发了证牌。同时,肖得金老艺人还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敦煌曲子戏传承人”,并颁发了证书和纪念牌。敦煌曲子戏终于有了传承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