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必行的哲学体系改革

未来必行的哲学体系改革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苏联,关于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问题,也展开过讨论,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同样很关注体系的改革问题,有的已经按照自己的认识编写了与旧体系不同的教科书。

未来必行的哲学体系改革

我们通常都是从教科书的体系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的。我在这里所说的哲学体系的改革,就是指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

我国通行多年的这一体系,是从苏联借鉴来的,它大约形成于30—50年代期间[2]。在它形成以及定型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对干部、学生及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方面,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这个体系也有它的优长之处。它以鲜明的形式突出地表现了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集中地阐明了与唯心史观相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观点,便于人们对经典著作的内容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这一特点,才使它能够存在几十年并发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它并不是没有缺点的。这一体系所表现的主要是那一时期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它并没有充分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性质上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没有充分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观点上变革的实质。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们的认识是要不断发展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认识,不能不受到这一条件的局限。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愈来愈深刻地理解它所包含的理论内容,愈来愈发现它所具有的深远的意义。我们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深度,显然和30年前不同,和50年前相比,当然就更不相同了。

体系是体现内容的逻辑形式,是人们意识到的内容的逻辑。每一种体系,都表现着某种一定的思想原则,以及在这一思想原则下所容纳的理论内容。当着新的内容已达到为旧的原则所无法容纳,人们对原有内容的理解已提高到新的水平,在这时,体系就应当随之改变。否则,它就要妨碍内容的发展,限制认识的提高。这点表明,体系永远是暂时性的东西,而非永恒性的东西。然而,一种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具有传统性的固定模式,很难加以改变,人们也往往因此赋予它以永恒的性质。这也是作为内容逻辑形式的体系所具有的特点。所以一种体系不到明显暴露其局限和缺点之时,是不易加以改变的。(www.xing528.com)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认识的提高,这一体系的局限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人们对它日益感到不满,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愈来愈普遍。我国近几年新编的教科书,在体系结构上不同程度地都有某些改变,但由于未能突破旧有体系的基本框架,局部性的改变很难根本消除旧体系的缺点和局限。在苏联,关于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问题,也展开过讨论,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同样很关注体系的改革问题,有的已经按照自己的认识编写了与旧体系不同的教科书。改革哲学教科书几十年不变的体系势在必行。今天条件已经成熟了,经过努力,改变这一体系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