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保人结余水平需求: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参保人结余水平需求: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保险支付需求,进而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所以,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水平的控制应该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根据国际惯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水平一般维持在3~6个月的支付水平。如果把现有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作为一种常态化的风险准备金,那么,至少未来若干年内,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结余水平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甚至为零。

参保人结余水平需求: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保险支付需求,进而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由于疾病风险的化解不同于老年风险,不存在着积累性质的延期支付特征,只需要通过即期的缴费和支付来化解即期的疾病风险,过多的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意味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超过了实际需要支付的数额。所以,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水平的控制应该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根据国际惯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水平一般维持在3~6个月的支付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出我国需要维持6~9个月即可,按照2014年计算,我国医保基金结余约可满足17个月的支付[26]。由于在此结余中有一部分为个人账户结余,按照2012年的标准个人账户占总结存数的40%左右,即使剔除个人账户因素,我国医保基金的结余也明显偏高。郑秉文指出取消个人账户是大势所趋,而王东进也提出应该让个人账户淡出,李珍认为有必要取消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统筹基金。[27]除了取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值得期待,减低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率也成了可以讨论的话题[2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要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如果把现有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作为一种常态化的风险准备金,那么,至少未来若干年内,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结余水平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甚至为零。

参保人结余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风险储备金、基金结余率等。

风险储备金是平衡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的一种手段,为了控制疾病风险,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压力所提取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适度的风险储备金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至关重要:如果风险储备金过少,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就难以防范收不抵支的压力,面临着赤字的危险;如果风险储备金过多,那就意味着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水平过高或支付水平过低。(www.xing528.com)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是指年度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差额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数额之比,基金结余率反映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风险储备金的结余情况,可以通过调整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数额,改变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结余率,从而合理控制风险储备金的数额。

影响参保人结余水平的因素还包括了一些制度性因素。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的原因有:一是“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由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而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集中在个人账户部分,同时也因为个体身体状况的差异,所以会出现部分患者个人账户用完、部分居民个人账户积累数额较多的情况,据此,也有专家提出了要取消个人账户的建议(郑功成、何文炯、仇雨临、宋晓梧、李珍等,2018);二是参保人买断工龄的集中缴费,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立的初期,很多“老人”和“中人”集中缴费;三是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规定,退休人员不缴费,由此,产生了一定的制度性结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