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疗卫生需求的层面及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医疗卫生需求的层面及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疗卫生需求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患者所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医疗服务、医疗药品和使用医疗设备与床位等的总和。我们不难看出个体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不仅包含了有形的产品,如药品、检查设备和床位,还包含了无形的服务,如诊断服务。所以,无论是医疗卫生支出,还是医疗保险费用支出,最核心的变量是疾病。

医疗卫生需求的层面及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医疗卫生需求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患者所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医疗服务、医疗药品和使用医疗设备与床位等的总和。我们不难看出个体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不仅包含了有形的产品,如药品、检查设备和床位,还包含了无形的服务,如诊断服务。一方面,面对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患者和医生之间对于诊疗方案可能还会有一定的争议,产生了医患矛盾;另一方面,面对信息的不对称性,利益驱动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可能会存在诱导需求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影响了患者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而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实际医疗费用负担,还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实际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因此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的平衡应该全面考察参保人对于医疗卫生需求的影响。

1)把疾病谱变量纳入患者医疗需求中

参保人选择去医院就诊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其正在遭受,或者感觉正在遭受某种疾病的困扰。毕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才是参保人消费医疗卫生资源的最主要的动力。当参保人遭遇疾病困扰时,其选择就医或者消费药品,到最后的疾病稳定和消除的过程,也正是医疗卫生资源被不断使用和消耗的过程。所以,无论是医疗卫生支出,还是医疗保险费用支出,最核心的变量是疾病。尽管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某一个人为了治好他的疾病需要花费多少医疗卫生费用,但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疾病,却是可以根据社会总体支出发生寻找到一个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医疗卫生资源使用状态,或者求一个均值确定某一类疾病所需要占据的医疗卫生资源所需要花费的医疗卫生支出。所以,对疾病谱的考察是考察医疗卫生支出方向和分布状态不可或缺的变量。

2)经济变量纳入医疗需求曲线移动中

尽管疾病的现实是患者选择看病问诊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患者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或者其难以承受昂贵的医疗卫生费用,那么患者也会更多地选择减少实际医疗卫生支出。即使患者有着对于医疗卫生的潜在需要,但是由于经济状况不允许,不得不放弃治疗,这也就意味着患者实际的医疗卫生支出也有一个预算约束线。而这种预算约束线和患者的收入息息相关,患者的收入越高那么预算约束线也会向右上方移动,而影响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正是患者的实际医疗卫生支出、食品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从我国预防性储蓄的规模可以看出,当前医疗保险支付水平较低,还难以有效补偿参保人医疗卫生支出,影响着医疗卫生需求的曲线。(www.xing528.com)

3)完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可及性

医疗卫生供给可及性是决定医疗卫生支出的一个重要变量,也是发生医疗卫生支出的充分条件。即使不讨论医疗卫生产品的公平性供给的问题,由可及性所带来的医疗资源消费的差异,也不得不加以考虑。而政府决定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方向和配置效率。正是一系列医疗卫生的制度因素影响着人们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重视对于城市大医院的资源投入,使得大医院看病问诊成了看病目的地的首选之地,那么随着大型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设、以社区家庭医生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势必会释放出一部分潜在的医疗需求,而这也影响着医疗卫生需求曲线的变化。

4)确定医疗卫生需求的平衡点及其演化路径

医疗卫生需求的均衡点或者均衡区间,是在一定时期医院、医生、药品供应商等主体对于医疗卫生供给与患者的需求曲线之间的交叉点或者均衡值。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药补医”的医疗卫生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向社会,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变化,尤其是基层卫生对于信息问题的化解功能的发挥,医疗卫生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势必发生变化,正如德兰诺夫和怀特(Dranove,D.and Z.Ginger)指出医患之间的持续性关系为患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4],使其可以长期依赖此医生。而医患之间所形成的这种长期关系,有利于形成医患信誉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博弈困境。同时,鼓励医生在无法独立提供服务时,进行合理的转诊。而通过演化所形成的新均衡点,不仅决定了居民医疗卫生需求支出,还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水平的高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