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闲话八股文: 1980暑后的一次讲八股经历

 闲话八股文: 1980暑后的一次讲八股经历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次是1980年暑后,为语文编辑室的年轻人讲八股。也许竟是一阵兴奋吧,就写了一篇《〈说八股〉补微》,意图是以免启功先生一人向隅。全家为此意外奔走,一切正常工作只得都停顿。承刘君惜老怜病,用授课之暇,大致是一个多月吧,写完了。我看了,觉得内容、组织等都具慧心,主要是帮助我渡过一个难关,我谨在这里表示谢意。

 闲话八股文: 1980暑后的一次讲八股经历

我虽然生于清朝光绪最后一年,却没赶上学八股,更没作过八股。到应该读书识字之时,上的是新式学堂,念的不是三百千,而是共和国教科书。知道文中有所谓八股一体,并想大致了解其体制作法,已经是上大学的时候。现在想,其时对这种文体感兴趣,原因主要不是“文学史”的,而是“文化史”的,即想到近乎千年,读书人都在这方面费心思,如醉如痴,就很愿意看看其中有什么奥妙。看,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品,主要看选本,有来自官方的,如《钦定四书文》之类,有来自民间的,如《儒林外史》马二先生所辑,多到数不清;另一类是讲八股的沿革、作法以及掌故等等的,如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之类。涉览一些,费了些力,也可以说是半途而废,因为不像读诗词,有时不自量力,也哼几句,八股则连破题也未敢尝试一次。不曾试作,原因大致可以分作两个方面,都属于对八股的观感。一个方面是关于内容的,是代圣贤立言,不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违使用语言(包括文字)的大道理,所以毫无价值。另一个方面是关于技巧的,至少我认为,在周秦以来的所有文体中,八股的内涵最丰富,要求最严格,也就最难作。还最难评定鉴赏,因为对于其他文体,借用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来解说,比如应坐上座的诗词,用眼、耳、意三根就够了,八股就还要加上鼻一根,因为要嗅,以验证有没有由生疏别扭合成的典重流畅味儿。也就因为过于难,过去,许多人,才高学富如蒲松龄之流,竟终生不能闯过这一关;现在,讲说中国文化的,尤其舞文弄墨的,都应该熟悉它,以期从其中吸取些教训,偷些巧。

偷巧,不容易,那就安于得些教训也好。这教训是张口、执笔,应该只说自己想的,自己信的,不代圣贤立言。但是人生于世,脱离“世”而我行我素,有时是行不通的。这是说,会躬逢只许歌颂、不许言己之所信的伟大时代,如何对应?我的经验,最上策就是起用八股(自然只能是精神的),如小组讨论,写学习心得,可以不费力而做到通体为空话、大话、假话,并不乏声势。如此,我是扔开《钦定四书文》《制义丛话》等文本之后,与八股还是有藕断丝连的关系。关系还有两次更近的。一次是1980年暑后,为语文编辑室的年轻人讲八股。所求有限,是从事语文方面的工作,口中常见八股,应该知道老字号的八股究竟是什么样子。记得讲了两三次,还印了讲义,曰《八股文示例》。选文(常题、难题、截搭题各一篇),分析结构,讲解,谈有关的花样,兼说一些掌故,以期不过于枯燥,可谓煞费苦心。效果呢,是显而易见,听者都昏昏欲睡。真不禁有“逝者如斯夫”之叹。另一次是90年代初,启功先生写了一篇《说八股》,洋洋三万言,刊于1991年第3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其后印为单行本,再其后入中华书局编的《说八股》)。我看到,眼睛一亮,觉得真是如苏东坡所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也许竟是一阵兴奋吧,就写了一篇《〈说八股〉补微》(后编入《说书集》),意图是以免启功先生一人向隅。后来才知道,向隅云云乃多虑也,就我的孤陋寡闻所知,更有兴趣谈八股的,北京有金克木先生、王凯符先生,上海有邓云乡先生。方家拿笔了,我决定投笔,不再谈破题、承题、起讲之类。(www.xing528.com)

想不到真有所谓“人不辞路,虎不辞山”,是旧历牛年之尾,收到老友赵丽雅女士一封信,以为是拜年,却不是,而是让写一本谈中国文化旧事的小书,字数不多,两万五到三万。1996年冬日我写完回忆录《流年碎影》之后,知老之已至,已决定不再写成本书,收到此雅命,当然要婉谢。又想不到,赵女士的雅命竟如君命,只许服从。然后是选题,找头脑里有些存储的,于是相中了八股文。考虑一下内容和写法,刚要动笔,家中飞来不幸,老伴过门绊倒,胯部粉碎性骨折,送医院治疗。全家为此意外奔走,一切正常工作只得都停顿。曾想到这本小书的交稿问题。办法之一是推迟,可是,家中这样,我还能挣扎着写吗?办法之二是毁约,想想与丽雅女士的交谊,实在说不出口。万不得已才想到办法之三,是求我的一个年轻朋友,能写、通国学、熟悉八股文体的刘君德水帮助完成。承刘君惜老怜病,用授课之暇,大致是一个多月吧,写完了。我看了,觉得内容、组织等都具慧心,主要是帮助我渡过一个难关,我谨在这里表示谢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