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助表演融入情境:最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借助表演融入情境:最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借助表演融入情境的方法借助表演融入情境,用得最多的是课文片段表演,即模拟课文某个重要片段的某些人物的语言动作,从而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些课文情节曲折,可以利用课文本身具有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使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

借助表演融入情境:最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借助表演融入情境,往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去感知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较快地理解课文。

(一)借助表演融入情境的方法

借助表演融入情境,用得最多的是课文片段表演,即模拟课文某个重要片段的某些人物的语言动作,从而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模拟大都属于即兴表演,且表演的只是课文片段,难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表演一般安插在讲课之中进行,在表演前,给表演角色的学生几分钟时间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情感及相应的动作、台词等,表演后进行讲评,逐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等,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职业、年龄、爱好、性格去思维、去体会,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体验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形式,体验能够增加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精心设计使学生产生深刻体验的教学情境,教学中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参与、表现以及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把表演适当地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角色。在教学中让学生如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将自己的心理位置换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将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课文,同时也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

有些课文情节曲折,可以利用课文本身具有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使学生主动迅速地理解课文。比如课文《项链》《雷雨》《装在套子里的人》《荷花淀》《茶馆》《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课文,笔者都曾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情境中研究剧情,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人物,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课本剧的表演中,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动”了起来,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个人能力、才干不断增长。

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以往的经验、情感被调动起来,并变得越来越丰富。随着表演的推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所担任的角色中,自己渐渐地变成那个角色,同角色一起喜怒哀乐,产生“我与角色同一”的感觉。这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角色的身份、角色的思维以及同学对角色的期待,更加合情合理地演出一系列动作,说出更恰当、更确切的语言。角色变了,语言变了,行动变了,角色表现出的热烈情绪感染了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进入角色,最生动地体验了角色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情境的创设,通过演一演,说一说,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文知识,在快乐氛围中参与学习,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二)借助表演融入情境的要素(www.xing528.com)

1.领会

在表演前,教师要组织学生预习课文,理解文意,指导学生分析领会并把握文中角色的性格特点,朗读时把握人物特征,注意声调和停顿。应避免大而全,过分强调场景的布置、服装的制作和道具的准备,而应把重点放在课文的领会理解上,放在表演的神似上。

2.得体

选材要得体,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决定选用的篇目,要选取内容生动,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精练又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课文。所选编的课文一般为生动的记叙性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强,人物性格鲜明。

3.适度

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编演课本剧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价值。学生编演课本剧难度虽然较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编演课本剧的活动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注意不要过于频繁,仍要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目标,不可偏离方向,喧宾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