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助对话构建语文情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借助对话构建语文情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话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一)借助对话生成情境借助对话生成情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二)借助对话生成情境的要素1.民主在相互尊重及平等的基础上,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围绕文本,通过言谈和倾听等形式进行双向沟通和切磋,从而达到深刻领悟文本的目的。

借助对话构建语文情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对话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对话情境,诱导学生阅读的需要、愿望和动机,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借助对话生成情境

借助对话生成情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

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文本的阅读理解。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保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人文经验、思想观念、审美意识。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他们丰富体验。

比如,学习《想北平》《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类情感深厚的文章,可以以“文章哪儿让你最感动?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这样的学习要求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感悟,与文本对话。学习《景泰蓝的制作》《神奇的极光》《这个世界音乐》这类说明文,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在这样的活动中创设情境达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习《长江三峡》《雨中登泰山》《登泰山一记》这类写景的文章,可以以录像或相关图片导入,再以当小导游、解说员等方式,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受美的熏陶。

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他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真、善、美的把握与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绝不是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2.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

开展师生对话,教师首先要积极地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对话的情境,使对话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沉浸于积极的对话状态。为此,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授予学生以话语权。只有这样的对话情境创设出来,才能使学生乐于对话。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赤壁之战》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感知了课文之后,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情境:赤壁之战取得了胜利,孙权非常高兴,举行了一个庆功会,感谢诸位爱将。老师就做孙权,你们就是众将领,你们说我应向谁敬酒呢?学生有的说应向周瑜敬酒,是他采用了正确的火攻计策;有的说应向诸葛亮敬酒,是他借到了东风,使计策得以实施;有的说应向黄盖敬酒,他为了不让曹操生疑,而使了苦肉计……

这个对话情境创设,学生各抒己见,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设计对话的情境,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走进学生,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师生对话情境,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与学生的横向联系,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被忽视和浪费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美学修养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鼓励学生讨论、比较,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畅所欲言,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完善,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光芒,观点在争论中流动生成,精神在相遇中唤醒激活。

比如,阅读鲁迅小说祝福》,围绕祥林嫂的悲剧问题,有学生从情节入手,分析倒叙的叙述方式对于祥林嫂悲剧的意义;有学生从环境入手,论述典型环境对于塑造祥林嫂这个悲剧形象的作用;有学生直接从人物入手,提出“祥林嫂是一个最好的女人同时又是一个最不幸的女人”。学生在倾听、讨论和对话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了思维共享的目的。同样,也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在观点的碰撞中深化各自的见解。(www.xing528.com)

又如,学习《逍遥游》时,学生就庄子“有所待”和“无所待”的话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很多学生对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理想都有独特的看法。例如,那是特定时空的特定理解,现已不合时宜;当我们陷入困境不妨以其“无为而治”作为人生的另一个突破口;如梦如幻,似乎很令人神往,但事实上只能作为一种欣赏美学等等。学生在反复咀嚼文章时,举一反三,把一个平面问题演绎成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思维,从而达到交流共进的目的。

在语文情境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不可缺少的。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存在差异,对话给学生了解和交流这些差异提供了机会。生生对话交流是语文情境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设置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创设学生自我对话的情境

自我对话在通常意义上是指我与过去的我的对话,也就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这种对话使自我清醒地意识到现在的存在状态。语文学习是不断思考、反省、探索、寻觅着的过程,而这一切的进行都离不开自我对话。自我对话是指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咀嚼与回味、认识与探索。自我对话即与自己交谈,不断审视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语文教学要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的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日记、周记、作文等形式,经常引导学生在创造中不断同自己对话,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强化自我对话的能力,实现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自我的塑造。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课文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比如祥林嫂、夏瑜的命运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面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今天自己的处境做一个比较,在这种比较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总之,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对话情境,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助对话生成情境的要素

1.民主

在相互尊重及平等的基础上,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围绕文本,通过言谈和倾听等形式进行双向沟通和切磋,从而达到深刻领悟文本的目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以权威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不应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更不应该轻易地否定学生的看法。钟启泉教授明确指出:“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就没有对话者的真正自由,就没有对话;没有民主的精神氛围,也谈不上对话。”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的对话情境,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更好地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心理状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在课堂中每一个创新的思维火花。学生因个性、社会因素、家庭教育等差异,对文本的解读也呈现出个性化。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民主平等地对话,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审美启智功能,让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

2.生成

语文教师要把握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让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钟启泉教授在他的《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一文中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是说,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借助创造、生成过程,使学生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接收器,还是知识与技能的发生器,对学生是大有帮助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特个性日益张扬,创造精神不断增强。

3.倾听

对话教学暗含着倾听的必然要求,学会倾听是当代教师新的素质要求。倾听学生等于尊重他,欣赏他,给他信心和勇气,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尊重和欣赏其他人。倾听学生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判断他们的理解程度,发现他们的困惑,准确地介入对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对话中应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对问题做出总结,发挥主导作用,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但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某些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