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逍遥游》:自由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逍遥游》:自由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逍遥游”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这种典型的语言风格。难点聚焦《逍遥游(节选)》中憧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的作者为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

《逍遥游》:自由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要点展播

一、字词

(mín) (kūn) (tuán) 迁(xǐ)

(ào)堂 草(jiè) 夭(è) (tiáo)

(chōng)粮 蟪蛄(huìgū) 大椿(chūn) (chìyàn)

(líng)然 万(rèn) 蓬(hāo)

二、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三、主题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表现了庄子的人生态度,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和成就。本文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应该追求的是“无所待”即“逍遥游”的最高境界。“逍遥游”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

四、写作特色

第一,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逍遥游》阐述的是深刻的人生哲学思想,即什么是自由,人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但是,庄子并不是通过理论的逻辑论述来阐明这个问题的,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的故事,来展现作者的思想。这些故事将庄子所追求的那种玄妙的、难以表述的逍遥的精神境界,形象地展示出来。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共有一百多个寓言,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思想是一种很好的,也是特殊的方式,有意会之妙。庄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可称典范。

第二,想象丰富,境界开阔。阅读《逍遥游》,我们无不被庄子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沉浸在庄子所创造的奇幻世界当中。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翱翔天空,想象十分奇特,给人一种开阔的境界。丰富的想象使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庄子的文章在语言风格上别树一帜。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昭昧詹言》卷十二《李太白》)这个说法很恰当。庄子的文章不是词意相接、逻辑严谨的论述性的语言,而是语意变化、跌宕跳跃的诗性的语言。在这些变化多端的文字背后,又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这种典型的语言风格。它忽说大鹏,忽说蜩与学鸠,忽说斥 ,忽又讲到宋荣子和列子,让人应接不暇,但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这是作者在说明所谓的“小大之辩”,这样看来,文章中的各种比喻在文意上又是统一的。

难点聚焦

《逍遥游(节选)》中憧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的“无穷”是什么样的时空?通过对这个时空的描写,表现了庄子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庄子憧憬的“无穷”,即是其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这不是一个客观的时空存在,而是一个作者构想出来的虚幻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里时间真正成为无始无终,空间也真正成了无边无际。这是一个摆脱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束缚,与天地真正浑然一体的精神世界,充分表现了作者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思想境界。当然,这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幻想,但却也间接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动乱的社会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作者因为不满现实,渴望精神上摆脱一切世俗羁绊,所以希望游于“无穷”而获得至大快乐。可见一心要飞离人世、超脱现实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本身,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庄子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自由执着的探索和追求。

热点演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míng) 尘(āi) (ào)堂 (chuán)扶摇而上

B.(kūn)鹏 夭(yān) 蓬(hāo) 学(jiū)

C.晦(shuò) (líng)然 宿(chōng)粮 (jué)起

D.(huì)蛄 榆(fāng) (tiáo)与学鸠 (shuò)数然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D.而御六气之辩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4.下列与“若夫乘天地之正”中“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夫水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

C.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D.二虫又何知

5.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德一君,而征一国者 B.其视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之二虫又何知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彼且恶乎待哉

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

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庄子》的作者为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www.xing528.com)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3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9.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故夫知一官 效:效力,尽力

B.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致福:求福

C.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急迫用世,谋求名利

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彭祖乃今久特闻 ②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④彼奚适也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年不及大年B.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C.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D.虽然,犹有未树也

12.所谓“逍遥”是指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那么文中所写的鲲鹏能够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扶摇”,这些要说明的道理是 ( )

A.鲲鹏借助风力,高飞万里 B.鲲鹏的气势

C.鲲鹏的逍遥 D.鲲鹏是有所待而不逍遥不自由的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曰“公辅才也”。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竟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曰:“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曰:“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曰:“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曰:“不谓今日复见谠言。”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武帝九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曰:“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云曰:“朝闻夕死,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

(选自《南史》)

注:①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

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

③壮:中医艾灸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叔明见之 候:等候

B.不意范云乃尔,方令汝 弼:辅佐

C.家事必先而后行 谘:询问

D.性颇激厉,威重 少:缺少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6.下列句子,全都说明范云有才识的一项是 ( )

①善属文,下笔辄成

②不意范云乃尔

③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

④家事必先谘而后行

⑤躬自营晗,招复如礼

⑥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武帝误以为范云是一位阿谀奉承之辈,准备流放他,后来听说他在辅助子良时,经常规劝子良,陈说朝政得失,就改变了主张。

B.范云随从文惠太子在东田观看农民收获稻谷时,委婉含蓄地劝告文惠太子不要安于一朝的逸乐,受到太子和侍中萧缅的敬重和赞赏。

C.范云敬重寡嫂,家中事总要先听寡嫂的意见再做;关心朋友,朋友去世后,让出新房中的东房代停尸之用,并亲自为其发丧,深受世人的赞赏。

D.范云担任吏部尚书掌管选举事宜之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每日文书满案,宾客满门,但是他应对自如,口无阻滞,官府文书,处理如神,当时的人都敬佩他聪敏明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