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坚守革命性原则

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坚守革命性原则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言之,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应是革命的,说到底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要坚守革命性原则。然而,为了一如既往地实现对改革开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自我革命”,以契合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革命性”与无产阶级具有暴力色彩的“革命性”是相互关联的。

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坚守革命性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在这一伟大革命的强大压势之下,中国共产党唯有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勇于开展自我革命,才能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力量,从而为改革开放定向、定标。简言之,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性质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应是革命的,说到底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要坚守革命性原则。

第一,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气壮山河之决心和毅力,敢于直面改革开放中的“硬骨头”,并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定性为“新的伟大革命”。从“第二次革命”到“新的伟大革命”,不变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定位。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这种“革命性”定位,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这是因为,新时代面临的更加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党情,决定了唯有以彻底性、根本性的“革命”定位来进行改革开放,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中解决经济疲软的问题、政治建设的问题、文化自主的问题、生态破坏的问题等,若是力度不足、定位不准,那么面对众多难啃的“硬骨头”,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便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成为毫无实际意义的“空头口号”。

第二,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能是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不能是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楼阁”,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有效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进程。实践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有效推进。然而,为了一如既往地实现对改革开放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自我革命”,以契合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众所周知,“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改革风险越来越高、改革任务越来越紧,中国共产党人倘若不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善于自我革命的改革战士,那么在新的改革浪潮中就会被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击败,就会被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击垮。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5]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毅力必须坚如磐石、韧如蒲苇,唯有如此才能应对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多方责难,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掌舵者和引路人,带领全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世界潮头。(www.xing528.com)

第三,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强调的“革命”并不等于无产阶级推翻政权的“暴力革命”。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革命性”与无产阶级具有暴力色彩的“革命性”是相互关联的。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革命”,要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原有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所取得的成果,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但是对于两者关系的认识不能含糊其词,必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革命性”,不是革中国共产党的命,不是革社会主义的命,不是要否定现有的领导制度和国家体制,不是要另起炉灶搞建设,而是要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命、利益固化的命、机制体制不健全的命等。一言以蔽之,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革命,即“我们不断推进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通过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好发展”[6],所以说两者助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