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在之意义:美丽、伟大与其他价值与意义的观念表述

存在之意义:美丽、伟大与其他价值与意义的观念表述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件东西我们说它是存在,它就必须要有意义。它们都是因为我们而存在,最好,它们乃是某“世界心灵”之思想的具体化。可见美丽与伟大以及其他一切价值与意义,只能有鉴赏者而后能存在。我们之称某种东西是存在的,这就是我对于外界发生许多的意义。因之世界的一切存在,只能以观念表述之。我们的口号是“一切的存在是属于观念范围之内的”。

存在之意义:美丽、伟大与其他价值与意义的观念表述

一件东西我们说它是存在,它就必须要有意义。意义就是对于某心灵发生意义,无意义就不能显其存在。物事所表现的意义是什么呢?现在我们照常识来说罢。不错,这里有个苹果,它并不是观念,明明是放在那里的。摸着它是光滑的,嗅着它是香的,看看它是红的,尝着它是甜的,触着它是冷的。于是所谓苹果就是说它是在那里,它是香的,红的,甜的,冷的,滑的,硬的。我们说它的存在因为它有这些性质。但是所谓性质只是各人的观念而已。请看,在麻木不仁的舌头上,和死人的上颚上,一切东西都是没有滋味的。所谓冷热也是因人而异,同样一个苹果冷手摸在上面觉得是热的,热手摸上去就觉得是冷的。至于颜色也并不是在外界,因为光波之不同而颜色也不同;在黑暗地方各种颜色都消失了。其他如声音也是因为各人听官之不同与无声之声浪之不同而不同。总而言之,一切这些官感的性质都是观念的。它们都是因为我们而存在,最好,它们乃是某“世界心灵”之思想的具体化。何以呢?因为若是在我们的心内所发生的观念能与这些性质相同,那末这些性质必是在“世界心灵”里面的观念。若是我们并不以为这个真正的物质世界之本身,乃世界心灵之观念的具体化,若是这个世界不是观念,那末这个世界这本身简直就是离开人们一切的眼耳口鼻,既无颜色,又无滋味;既无冷热,又无明暗;既无声音,又无静肃。再看当我们游览到名胜之地,看到名家的书画,我们发生无穷的感想,我们觉得名胜之地的美丽,我们批评这些书画的伟大。试问这种所谓美丽,所谓伟大是否随处随人都是存在的呢?不,不,若是一个不懂古迹,没有美术眼光的人,看了名胜,他就感觉不到美丽。若是一个不识字的人,或不是书法家,他就不知名人书法的伟大。可见美丽与伟大以及其他一切价值与意义,只能有鉴赏者而后能存在。若是它们存在于赏鉴家之外,它们就必在其他心灵之中,或者就是某一“普遍心灵”的思想。

试问读者是否承认官感的性质和抽象的鉴赏乃是观念?若是否认的话,那末这就与我们在前面对于事实的分析不相符合。若是我们要基于事实的话,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官感之性质与抽象的鉴赏乃不是在外界的,而是属于心灵的;要是在个人主观之外的话,它们必是在一个普遍的“世界心灵”中。我们既是把似乎在真实的外界的美丽,价值,冷热,滋味,嗅觉,颜色,声音都归入了观念的领域中,那末所余下来的谓真实的外界又真在什么地方呢?不过也有人回答说,在你和任何人的观念之外,许多东西仍有其形式,大小,硬软,运动,远近,声音,不能在乎你的心灵之外,但是声浪在是你的心灵之外。颜色本是观念的,但是激起各种颜色的以太波浪并不需要心灵的。热度是观念的,但是发生热度的分子,是在心灵之外。但是诸君仔细再想想看!一件东西的形式,和大小到底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在某一定的环境中我们不能不发生某种形式大小的观念。总之,外界一切的意义及一切性质的意义都是必要经过我之观念而给其外界的。当我说那些东西有形式,大小,运动,分子的时候,当我说空气里面有音浪和光波的时候,我的意思就是经验直接或间接的给了我一大堆的观念。这乃是在经验中集聚的许多观念,而我现在发现同样或相关的经验的时候,我就拿以前的观念解释之,给之以意义,也可深刻的说这不是我能解释的,也不是我能给之以意义,这乃是一大堆的观念到了某一定之环境时,必定要涌现给我们的。然而这种“必定要涌现给我们”并不是因为外界有物质的实体,而后由这种物质影射到我们的心灵。何以呢?外物一则不能离心灵观念而自有所谓意义,一则所物质之性质——如官感性质与鉴赏价值——大半乃是观念,乃是心灵的产物。故物质不能使我们发生观念。那末这些“必定要涌现给我们”的观念是从那儿来的呢?就在此地我们已经觉着到一个“世界秩序”;从这些必定呈现给我们的观念就足以表现“宇宙心灵”是如何的显现到我们的前面,如何在显现到像我一样的心灵上。所谓“空间”的概念也就是经验和我的心灵所呈现的一个观念的系统而已。这些观念乃确有一种实效。所谓实效就是我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不能不看见它是在空间。我告诉人们某物有多广,多大,多深,我描写它,我有了许多广大深阔的观念。于是我组织成了空间的观念。然后由空间的观念,来解释世界。我们把世界放进了空间而说世界是真的,其实,这只是我把此一观念想入了另一观念而已。不过这不能随我自由想念,这是必定如此的。而这个“必定如此”就隐含有一个“世界秩序”的意义。然而并没有越出观念的境域。(所谓“世界心灵”“世界秩序”乃系指一事其存在,在第四节证明)

因此,从以上对于初性和次性(Primary Quality and Secondary Quality)即对于官感性质,时空概念,赏鉴价值等等分析的结果,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认为真实的世界乃是观念的。反过来说,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一件我们称为真实的东西不是我们以观念表述出来的。(www.xing528.com)

我们之称某种东西是存在的,这就是我对于外界发生许多的意义。要是我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我就没有外界的意义,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之所谓存在,就是因为我们觉着有许多的性质。我们因为有颜色,声音,香味,美丽,伟大,神圣,大小,软硬,形式,远近,久暂,官感的快愉,精神的价值,以及一切任何意义而后乃知有存在。然而这些性质都必定要由观念表述之。若是没有心灵,绝不会有这些性质。这些性质既是观念的,那末由此性质所显现之存在,当然也在观念范围之内。没有心灵之活动,即没有一切性质,价值,时空,没有这些性质等,即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意义即无所谓存在。请问实在论者与唯物论者,你们能举出来一种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性质,没有任何价值的存在吗?因之世界的一切存在,只能以观念表述之。于是我愈认识世界,我愈有一个丰富的心灵。我愈与事物之真理相近,我愈得到很多的观念。若是我们的世界是可知道的东西,那末此世界之本身亦必根本是属于心灵的。而且只有心灵认识心灵,只有观念始可与观念相像,故我知我是心灵的,我之外的世界也是心灵的。我们的口号是“一切的存在是属于观念范围之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