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机传染与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与应对

危机传染与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与应对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普遍认为金融部门是很容易受到冲击的。这些联系可以导致危机的传染。Rochet和Tirole则分析了大到不至于破产政策在阻止危机传染中的作用。Allen和Gale分析了基于银行间市场相互持有合约的危机传染模型。在极端情形下,价格在银行间市场传递,就形成了金融危机传染。金融脆弱性的问题与金融传染十分相近,金融系统抗击风险冲击的能力十分脆弱。大危机和早期的危机说明在脆弱性的金融系统中信心变动的巨大威力。

危机传染与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与应对

大量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普遍认为金融部门是很容易受到冲击的。小的冲击会引起大的影响,这种理论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在新的危机背景下更是如此。例如,石油冲击、2007年的次贷违约开始时只影响某个行业、部门,但是通过传染会影响到金融部门甚至冲击整个经济。已有的文献阐述了很多种传染路径,第一类是基于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蛛网联系得到传染,第二类是通过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传染。De Bandt和Hartmann(2002)对这些文献作了详尽的叙述。

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有多种,其中主要的是:支付结算系统和银行间市场。这些联系可以导致危机的传染。我们先看看支付结算系统下的传染路径。基于McAndrews和Roberds(1995)的区域支付结算模型,Freixas和Parigi(1998)分别阐述了差额结算和非差额结算下的不同传染机制。在差额结算系统,银行当天和每天的清算中是相互拓展了信用业务的,使得这样的金融系统具备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因此各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违约会引发连锁反应。在非差额结算系统,交易是通过中央银行结算存款一对一的处理,不存在传染路径,但是银行要保持相对大的超额准金。但是由于中央银行储备机会成本很大、很多银行不愿取得低收益、顾客相互消费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差额结算是很多金融机构的最优选择。Freixas、Parigi和Rochet(2000)进一步分析流动性阻塞问题(Gridlock),部分文献称为流动性黑洞(Liquidity Black Hole)[1]。他们认为的情形是存款者在任意一家金融提取存款,如果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者也在提取,那么这样的跨行支取命令就不能保证,就会陷入流动性阻塞。Rochet和Tirole(1996a)则分析了大到不至于破产政策(too big to fail)在阻止危机传染中的作用。

Allen和Gale(2000b)分析了基于银行间市场相互持有合约的危机传染模型。如果某一业务部门受到流动性冲击,由于对这个部门的合约价值的下降,其他持有合约的金融部门几乎承受损失。如果冲击和震荡足够大,就会影响关联的金融行业。在极端情形下,价格在银行间市场传递,就形成了金融危机传染。Lanunoff和Schrft(2001)构建了银行间市场危机扩散的概率模型,通过假定一个金融交易需要两个参与者,而每个参与者只是有两个交易构建金融联系,当某个金融交易者流动性提取的可能性变得足够大,所有的交易者就会同时提取,这被解释为金融危机。Van Rijckeghem和Weder(2000)通过银行交易中心获取实证资料。Rochet和Tirole(1996b)把金融监管作为危机传染的触发因子,如果一家银行出问题,其他银行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也会出问题。(www.xing528.com)

同样,大量的文献把金融市场作为传导渠道。King和Wadhwani(1990)构建了市场间信息传染模型。一个市场的价格变动为其他市场资产价值提供了参考。Kodres和Prisker(1988、2000)认为信息不对称和跨市场套期保值能力是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本原因,并使用多重资产理性预期模型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和国别不对称信息如何产生危机传染。Kyle和xiong(2001)通过财富效应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危机传染。

金融脆弱性的问题与金融传染十分相近,金融系统抗击风险冲击的能力十分脆弱。冲击效应通过金融传染得以扩散,金融危机会失去控制,并演变为大的经济衰退。大危机和早期的危机说明在脆弱性的金融系统中信心变动的巨大威力。Kiyotaki和Moore(1997)构造了金融放大器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Chari和Kehoe(2000)阐释小的信息冲击如何通过羊群效应对资本流动产生巨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