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带领团队,让不擅交流者也能参与

如何带领团队,让不擅交流者也能参与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实工作中,面对一些尖锐的问题,领导者又该如何提问呢?虽然,在他们内心深处并没有太大的恶意,但是,如此尖锐地提问会让下属感觉自己是在接受“审问”,同时,那些尖锐的词语或者带着审判意味的语调都会令下属感觉很受伤。因此,在提问的时候,领导者不妨绕个圈子,采用迂回的提问方式,否则,你难以将话题继续下去。

如何带领团队,让不擅交流者也能参与

在现实工作中,面对一些尖锐的问题,领导者又该如何提问呢?有的领导者在这时依旧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高,以审判者自居,于是,把那些陷于不幸或处于难堪境地的下属当作应该谴责的对象。他们在提问的时候,语气总是处处露锋芒,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诸如“听说你的公司倒闭了”“你在吸毒吗”“你离婚了吗”,等等。虽然,在他们内心深处并没有太大的恶意,但是,如此尖锐地提问会让下属感觉自己是在接受“审问”,同时,那些尖锐的词语或者带着审判意味的语调都会令下属感觉很受伤。有的时候,领导只是毫不在意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所造成的后果很可能是严重的,下属有可能会因为这个问题而受伤,而心生不快。其实,沟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彼此,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效地传递给对方,在这一过程中,不要给语言穿上“刺猬服”,也不要咄咄逼人,而是要把温暖传递给对方,减少问题的尖锐度,让对方不会觉得难以承受,这样他就会明白你是在关心而不是审问。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其中,“问得巧”就是将那些尖锐的问题“柔”化,或曲解,或迂回,或绕圈子,不露锋芒地获取信息。

一位刚刚进城的年轻人走进了咖啡厅,刚一坐下,他就拿起桌上的餐巾围在了脖子上,老板看见了,吩咐一个服务员:“你过去告诉他,他好像弄错了。”服务员走了过去,对年轻人说:“对不起,先生,您是要刮脸,还是要理发呢?”年轻人听了这话立即拉下了脸,头也不回地走了。

服务员这样的提问虽然采用了迂回的方式,但是,似乎圈子绕得太远,而且,不太符合场合礼仪。试想,谁也不会跑到西餐厅来刮脸或理发,这种看似委婉的提问,在年轻人听来却异常尖锐,好似话语中带着某种讽刺和嘲弄。所以,即使绕个圈子提问,领导者也需要注意交际场合,否则,问题会变得更尖锐,不仅令他人感到难堪,同时,还会让自己也下不了台。

古人曰:“曲径方能通幽。”提问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热衷于直截了当地提问,不修饰、不绕圈子,虽然,这样的提问比较真实,但是,它也使得问题太尖锐,不具备实际操作性。提问的目的是引起谈话双方的兴趣,为话题作好铺垫,这样才有助于话题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去。提问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营造出和谐的谈话氛围,而直截了当的提问极有可能会伤了下属的面子,尖锐的问题只会令下属感到难堪,破坏原有的和谐气氛。因此,在提问的时候,领导者不妨绕个圈子,采用迂回的提问方式,否则,你难以将话题继续下去。

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提问的方式,简单地分类,不过是两种:直问和曲问。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地提问叫直问;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问题,叫曲问,问在此而意在彼,不从常规出发,而着眼于提问的方式,可以很好地照顾到对方的心理。不可否认的是,新颖别致的曲问,已成为领导者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该如何将尖锐的问题圆润地提出呢?(www.xing528.com)

1.试着了解他人的处境

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领导者没有必要带着某种优越感去看待别人,一旦你有了某种优越感就会导致沟通失败。所以,面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或者面对别人难以开口的问题,不要粗鲁地带着尖锐词语直接质问,而要采用谈话的方式,试着了解对方的处境。当你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比较尖锐的时候,尝试着倒推两三步,试着去理解对方所处的境地,尽量把问题变得圆润而委婉。

2.把刺耳的字眼换成“具体陈述”

在提问的时候,尽量把那些对方听来觉得刺耳,有审判味道的字眼,改成具体陈述。比如,主编在询问到下属关于抄袭这样的敏感话题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某学术期刊上面有篇论文跟你上个月交上来的那篇,内容上有重叠的部分,大概有五千字”。虽然这样的“具体陈述”式提问有点麻烦,却显得很具体,听起来没有直接指责的意味,只不过告诉对方你在就事论事而已。

3.必须提出尖锐的问题,可以适当借助“抽象的第三方”

当然,如果是遇到公事上的问题,你必须提出尖锐的问题,这时候,建议你摆出抽象的第三方来当挡箭牌。比如,在提问到公司里某些贪污的新闻,这时候,领导可以抬出第三方势力来提醒那些下属。比如,“你就任即将满三年了,媒体记者们在报道你的政绩时,恐怕也一定会提到,一直都没有得到你亲口澄清,有关两年前的那则受贿事件的传闻”,当然,这招也可以用在你向上司提出问题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