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会计特点及局限性揭秘

财务会计特点及局限性揭秘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计量的结果必然同资产的经济实质不符。5.在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又允许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估计和判断、因此,财务会计的数据是一个近似值,它的可靠性,也还是相对的。财务会计的上述局限性,早已受到会计界的批评。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报表,受到了会计界和企业界的尖锐抨击,美国的Robert R.Sterling教授甚至批评“财务报表已经失灵,公司在报告无用的数字”。

财务会计特点及局限性揭秘

1.由于立足于过去的交易与事项,结果:(1)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和历史信息,而使用者的决策总是面向未来;(2)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是一些确定性的经济活动,而企业不少的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3)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持有资产的价值变动由于尚未实现、尚未形成交易或事项,便不能在报表中进行确认。

2.由于统一运用货币计量,结果:(1)用金额表示的许多汇总数据和信息比如合计、总计,乃是反映若干交易或事项的金额汇总、抵销所形成。这些数字,掩盖矛盾与问题是难以避免的;(2)按照当前财务会计的计量,当物价发生持续性的、剧烈的变动时,若不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不能如实反映情况;(3)当前,有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的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企业的外部环境、地理位置、主要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素质和在地位中的威望等只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

3.在财务会计提供的历史信息中,往往只重视企业经营业绩即盈利信息的计算与报告,而对反映企业支付能力、财务状况、倍受使用者关心的现金流量(特别是预期现金净流入量)的信息则重视程度不够(当然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之后,情况有所改观)。

4.重视形式、忽视实质。这个问题在财务会计之中普遍存在。例如人们对某些交易比如有退货款权的销售,往往从形成上把它视同一般的销售业务,在交易发生时即确认收入,实际上与该商品有联系的风险并未在交易发生时完全转移。再如,当前按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资产是当作未来的经济利益来确认的,可是人们却很少使用现值(present value)去计量资产,而经常采用的计量属性是取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这种计量的结果必然同资产的经济实质不符。(www.xing528.com)

5.在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又允许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估计和判断、因此,财务会计的数据是一个近似值,它的可靠性,也还是相对的。

财务会计的上述局限性,早已受到会计界的批评。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国家(除当时的日本和德国外),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通货膨胀都达到10%或10%以上。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报表,受到了会计界和企业界的尖锐抨击,美国的Robert R.Sterling教授甚至批评“财务报表已经失灵,公司在报告无用的数字”(美国《财富》杂志,1984年1月14日)。此后由于各国通货膨胀率的普遍回落、经济环境的变化挽救了财务报表。改革的呼声才逐渐平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