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智者皆用清单-为什么聪明人都在用清单

为什么智者皆用清单-为什么聪明人都在用清单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人觉得,清单最适用于那些条理不清晰、无法管控时间、不够自律的人,他们需要提前列出一个准则和计划,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当然,清单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醒我们要做哪些事,毕竟有一些事情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清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的人可以将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清单没有模板,因人而异,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清单。

为什么智者皆用清单-为什么聪明人都在用清单

很多人觉得,清单最适用于那些条理不清晰、无法管控时间、不够自律的人,他们需要提前列出一个准则和计划,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很自律,可以准确地管控时间,不需要谁提醒,每天都能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那么清单对他而言,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那么,现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当一个人足够自律,他就不需要清单了吗?

有个词语你肯定听过:百密一疏。顾名思义,就是在极其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有不少人就吃过这样的亏,脑子里勾勒出一个自认为很完美的计划,就按照想法去做了,本以为天衣无缝,却在中间的某个环节发现了“行不通”的阻碍。如果事先列出一个清单,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记在纸上,情况又会如何呢?很显然,可以绕开阻碍,选择其他可行的路径。

再者,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就随之开始了。特别是刚刚识记的短时间内,遗忘是最快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我们必须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才能够加深记忆。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谁,对于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以及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在经历一段时间后,都有可能会忘记。这与智力和自律没有任何关系,再强的大脑都可能会出现“失误”。此时,如果有一份小小的清单,就让人可以频频回顾,实现了加深记忆的目的,减少遗忘的概率。

当然,清单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醒我们要做哪些事,毕竟有一些事情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这时候,就需要清单来发挥“导航”的指引作用了。

举例来说:接到一部10万字的小说约稿,我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完成它,那么分配到每个月的任务量就是1.6万~1.7万字,平均到每天可能就是3500字左右。这样的话,我可以根据清单每天完成一部分内容的撰写,最终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创作的完成。(www.xing528.com)

也许,期间我会有状态不佳的时候,但起码在进度上我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天或每周的任务量是多少。有可能,今天一点思路都没有,那就放一放;明天文思如泉涌,就可以把前一天未完成的部分弥补回来,总体的进度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清单还可以帮助我们对所做的事情进行分类,让我们在做事时更有系统性。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打扫房间、整理衣橱和听书学习,就可以一起完成;有些事情只能静下心来做,比如撰写方案,有效地把这些事情归类后,能够更好地节省时间。

清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的人可以将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有些人行动力差、习惯拖延,那就需要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按部就班去完成。有些人时间观念很强,又非常自律,他们可能不太需要这种十分详细的日待办事项清单,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清单,比如年度清单、季度清单,或者是一些大项目的统筹计划,依照它们来指引自己更稳妥地去完成既定目标。

总之,不是自制力差的人才需要清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律的精英们也需要用清单协助他们完成更大的挑战,换得高效的工作与高质量的生活。清单没有模板,因人而异,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清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